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书愤》精品课件.pptx
文件大小:4.22 MB
总页数:22 页
更新时间:2025-06-30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示儿;书;语言建构与运用:诵读诗歌,把握诗歌节奏,感知诗歌内容。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本诗的学习,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探究陆游“愤”的内涵和根源。(重难点)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陆游的赤子之心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重点);“书”:动词,写,抒发。
“愤”:愤懑、悲愤。
“书愤”,抒发胸中愤懑之情。;;;;;《书愤》写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此时他已是62岁的白发老翁,已是时不我待的年龄。在山阴闲居了6年,少年时“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诗人的悲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报国无门、请缨无路、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是南宋所有有志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志士们共同的悲剧。他们的悲愤是英雄们共同的悲愤,他们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深深的——“爱”;;;遭遇战乱,一心为国,满腔赤诚,却壮志难酬,这是陆游一生的写照。陆游的那颗赤子心,感动了你我。诸葛亮是陆游的偶像同样,包括陆游、屈原在内的这些人,他们又成为了我们的偶像,成为我们爱国精神的动力。正是有薪火相传的爱国传统,中华民族才能够绵延五千年经久不衰。何其有幸,我们生逢盛世,长于盛世,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看我仓中好儿郎:立鸿鹄志,以笔抒志,以行践志,感恩盛世,报效祖国。;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