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电大《中国书法史》形考任务1答案
题目1:以下不属于“小篆”字形特征的0
A.笔画圆转流畅
B.种类繁多,有较强的地域性差异
C.规范匀称,凝练齐整
D.偏旁部首符号化
答案:种类繁多,有较强的地域性差异
题目2:先秦封建贵族铭刻在礼器上的金文一般不会用于0
A.记录先祖事迹、功绩
B.称颂周王
C.传情达意,作为交流工具
D.记录周王赏赐与册命
答案:传情达意,作为交流工具
题目3:东汉低级书吏为应对工作中巨大的书写量,最有可能使用以下那种书体()
A.大篆
B.章草
C.行书
D.小篆
答案:章草
题目4:金文又称0
A.吉金文字
B.石鼓文
C.甲骨文
D.钟鼎文
答案:吉金文字;钟鼎文
题目5:以下属于汉隶作品的0
A.《峰山碑》
B.《西狭颂》
C.《礼器碑》
D.《张迁碑》
答案:《西狭颂》;《礼器碑》;《张迁碑》
题目6:汉代摩崖石刻的代表,比较突出的“三颂”,指的《都阁颂》、1、2
答案:⑴《西狭颂》⑵《石门颂》
题目7: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清朝官员1注意文物贩子拿到他面前的甲骨片上刻画
出的符号绝不寻常,就开始广为搜求,为甲骨文的问世和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去世后,他
收藏的大部分甲骨被好友2收去进一步研究,并出版了我国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著作《铁云
藏龟》
答案:⑴王懿荣(2)刘期
题目8:小篆秦国太史令胡毋敬与丞相1、2等人在战国时秦国文字的基础上,吸收六国
文字的优点,废除大量区域性异体写法形成的字体
答案:⑴李斯⑵赵高
题目9:1和2合称“大篆”
答案:⑴金文(2)籀文
题目10:汉代流行的书体有:1、2
答案:⑴汉隶(2)章草
题目11:请将作品图片与对应的书体相连
答案:
石鼓文
甲骨文
小篆
金文
隶书
国开电大《中国书法史》形考任务2答案
题目1:以下哪一件“书圣”王羲之的作品0
A.《快雪时晴帖》
B.《宣示表》
C.《中秋帖》
D.《鸭头丸帖》
答案:《快雪时晴帖》
题目2:以下哪件作品不属于北碑0
A.《郑文公碑》
B.《张迁碑》
C.《张猛龙碑》
D.《王元祥造像记》
答案:《张迁碑》
题目3:钟繇擅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推动了楷书的发展,
被后世尊为“()鼻祖”。
A.行书
B.隶书
C.楷书
D.草书
答案:楷书
题目4:以下哪些北碑书法的特征()
A.如刀凿斧劈雄强刚健
B.婉转流丽,笔意连绵不断
C.结字扁方,方正开张
D.上承汉隶,下启唐楷,一种有隶书特征的过渡书体。
答案:如刀凿斧劈雄强刚健;结字扁方,方正开张;上承汉隶,下启唐楷,一种有隶书特
征的过渡书体。
题目5:以下哪种说法正确0
A.我们今天仍然能够在博物馆中看到从东晋流传至今的《兰亭集序》墨书真迹。
B.与父亲王羲之多用“内撅”不同,王献之多以“外拓”笔法书写,因此形成奔放、连绵
的艺术风格。
C.在今天河南洛阳伊阙开凿的龙门石窟,至今保留着碑刻《龙门二十品》
D.《爨宝子碑》、《爨龙颜碑》并称“二爨”,现存于北京故宫。
答案:与父亲王羲之多用“内搁r不同,王献之多以“外拓”笔法书写,因此形成奔放、连
绵的艺术风格。;在今天河南洛阳伊阙开凿的龙门石窟,至今保留着碑刻《龙门二十品》
题目6:1与2在书法史上并称“钟王”
答案:(1)钟繇(2)王羲之
题目7:卫夫人王羲之的书法老师,在启蒙王羲之学习书法时,她以自然界及社会中的事
物来比喻楷书的笔画写法。将横画比喻为“如1,隐隐然其实有形”;将点画比喻为“如2
,磕磕然实如崩也”
答案:⑴千里阵云⑵高峰坠石
题目8:在新疆罗布泊附近的古楼兰故址曾发现了1这一魏晋墨迹
答案:(1)《李柏书稿》
题目9:魏晋南北朝阶段书体发展的成就突出表现在1书和2书
答案:⑴行⑵草
题目10:王羲之的书法史地位在1最终得到确立,被2尊为“书圣”。
答案:(1)唐代(2)李世民;唐太宗
题目11:请将作品图片与作品类型相连
答案:
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