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物理》高分题库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80分)
一、单选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如图所示,是南极海洋冰山的美丽景象。冰山实质就是海中漂浮的大块淡水冰。据科学分析、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山熔化,海平面升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冰山所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它所受的重力
B.冰山所受的重力小于它排开水所受的重力
C.冰山熔化一部分后仍会漂浮在水面上
D.冰山熔化一部分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变
答案:C
解析:A.冰山漂浮在海上,处于平衡态,冰山受重力与浮力,所以冰山所受到的浮力一定等于它所受的重力,A错误;
B.冰山所受的浮力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它排开水的重力大小,故B错误;
C.由于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冰山熔化一部分后仍会漂浮在水面上,C正确;
D.冰山熔化一部分后,冰山总的重力减小,所以所受浮力减小,因此冰山熔化一部分后排开水的体积减小,D错误。
故选C。
2、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A图表示匀速直线运动;B图表示静止;C图表示匀速直线运动;D图表示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核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B.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有复杂结构
C.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解释了粒子散射实验
D.贝克勒尔发现的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原子物理的相关知识。原子核的稳定程度并非仅由结合能大小决定。汤姆孙发现电子揭示了原子有复杂结构;卢瑟福的模型能解释粒子散射实验;贝克勒尔的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A选项说法错误,原子核的稳定与比结合能有关,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4、三人散步,他们的速度分别是:甲为3.6km/h,乙为60m/min,丙为1m/s,那么三人的速度大小为()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速度单位的换算。1km/h=1000m/3600s,1m/s=3.6km/h,1min=60s,所以60m/min=3.6km/h。甲速度为3.6km/h,乙速度换算后为3.6km/h,丙速度换算后也为3.6km/h,三人速度经换算相同,所以答案选D。
5、一带负电的粒子在电场中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t1、t2时刻分别经过M、N两点,已知在运动过程中粒子仅受电场力作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从M点到N点的过程中,电势能逐渐增大
B.M点的电势低于N点的电势
C.该电场可能是由某负点电荷形成的
D.带电粒子在M点所受电场力小于在N点所受电场力
答案:A
解析:AB.从M到N的运动过程中速度减小,根据动能定理可知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又由于是负电荷,所以电势降低,故M点的电势高于N点的电势,故选项A正确、B错误;
CD.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粒子在电场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一个定值,所以电场力不变,是匀强电场,所以不可能是由某正点电荷形成的,故选项CD错误.
故选A。
6、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7、如图所示,一物块在大小为100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角斜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移动了x=2m的位移,此过程中拉力F对物块做功为()
A.10J
B.20J
C.50J
D.100J
答案:D
解析:根据恒力做功公式得:wf=Fscos60°=100×2x0.5J=100J,
故D正确,ABC错误。
8、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对诗词中包含的物理现象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中的“露”和“霜”的形成都是液化现象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C.“将军夜引弓”,将军拉弓过程中,弓的弹性势能增大
D.“夜半钟声到客船”,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物理知识。在物态变化中,“露”是液化现象,“霜”是凝华现象,A选项错误。“高”指声音响度大,B选项正确。拉弓使弓形变,弹性势能增大,C选项正确。钟声通过空气传到客船,说明空气能传声,D选项正确。综上所述,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