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海南省商业学校招聘事业编制人员(第1号)(2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在确定某一项建设项目或科研项目之前,对该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全面分析、研究、论证后形成的书面报告是()。
A.工作报告
B.总结报告
C.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D.可行性研究报告
【答案】:D
【解析】该题是要找出在指定某一建设项目或科研项目前,全面分析、研究、论证项目实施可行性和有效性的书面报告类型。工作报告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和问题等,并非专注于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论证;总结报告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工作、学习等情况进行全面回顾、分析和评价,也不是用于项目实施前的论证;经济活动分析报告主要对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通常是针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而不是针对项目实施前的可行性;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作用就是在项目投资决策前,对与项目有关的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和论证,以确定项目是否可行,是否具有实施的价值和效益,符合题目描述。所以答案是可行性研究报告。
2、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的大气以()为控制项目。
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颗粒物
【答案】:D
【解析】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的大气控制项目为颗粒物。因为工业固体废弃物在贮存和处置过程中,易产生扬尘等颗粒物污染,对周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所以将颗粒物作为大气控制项目十分必要。而二氧化氮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工业燃烧等;二氧化硫主要来自含硫燃料的燃烧,如煤炭燃烧;一氧化碳主要是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这些并非是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大气污染的典型控制项目。
3、行政处罚具有多种类型,对行政相对人利益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在行政处罚程序里,行政相对人可通过行使()等权利,切实影响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维护自身利益免受行政权侵害。
A.听证、陈述权和申辩权
B.听证、陈述权和抗辩权
C.质证、陈述权和申辩权
D.质证、陈述权和抗辩权
【答案】:A
【解析】行政处罚程序中,行政相对人享有一系列权利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陈述权是指当事人对事实的认定和法律的适用进行陈述的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有助于行政机关全面了解情况;申辩权是指当事人针对行政机关提出的不利指控进行辩解和反驳的权利,使行政机关在听取不同意见后作出更准确合理的决定。而听证权是指行政机关在作出影响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行政处罚决定前,通过听证会的形式,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和质证,保障当事人充分参与并发表意见,避免行政机关单方面作出不公正的处罚决定。抗辩权主要是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对抗请求权或否认对方权利主张的权利,并不适用于行政处罚程序中行政相对人维护自身权益对抗行政权的情形。质证通常是在司法审判等程序中,对证据进行质疑和辩驳的活动,虽然在某些行政处罚听证程序中可能涉及对证据的质证,但它并非行政相对人在行政处罚程序中核心且普遍适用的权利来有效影响行政处罚决定作出。所以行政相对人可以通过行使听证、陈述权和申辩权,有效影响行政处罚决定的做出,保护自身利益不受行政权侵犯。
4、2019年国家自然资源部出台政策,在定向激励高端创新人才、利用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激励人才等方面提出举措,明确了成果转化激励导向,对于成果转化收入中技术转让或许可所取得的净收入,可提取不低于一定比例用于奖励对完成和转化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为落实这些激励性规定,最需要完善的分配方式是()。
A.按劳动要素分配
B.按技术要素分配
C.按资本要素分配
D.按惯例要素分配
【答案】:B
【解析】题目聚焦国家自然资源部政策中科技成果转化激励规定,探讨落实这些规定最需完善的分配方式。关键在于判断哪种分配方式能契合科技成果转化奖励人员这一情境。按劳动要素分配主要是劳动者凭借劳动所获得的收入,通常与具体的劳动付出相关,而本题重点是科技成果转化,并非单纯的劳动付出,所以这种分配方式不符合题意。按技术要素分配是指科技工作者凭借其拥有的技术成果或技术贡献参与收益分配。在本题中,对完成和转化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应得到奖励,科技成果转化的收入分配与技术要素紧密相关,通过按技术要素分配能有效激励科研人员投身科技成果的研究与转化,因此这种分配方式符合本题要求。按资本要素分配是指凭借资本投入所获得的收益,如股票、债券等,与科技成果转化奖励人员的情境不相符。按惯例要素分配并非常见的分配方式,在经济学中没有明确的定义和解释,也不符合本题的情境。综上,为落实这些激励性规定,最需要完善的分配方式是按技术要素分配。
5、人在欢乐时手舞足蹈、捧腹大笑,悲痛时捶头顿足,这是()
A.声调表情
B.身段表情
C.面部表情
D.激情表情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