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度重庆市铜梁区事业单位“绿色通道”引进高层次人才笔试备考试题含答案详解(基础题).docx
文件大小:77.47 KB
总页数:58 页
更新时间:2025-06-30
总字数:约3.87万字
文档摘要

2025年度重庆市铜梁区事业单位“绿色通道”引进高层次人才笔试备考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二年级小学生曹某在教室被同学李某推倒,致使两颗牙齿受到不同程度损伤,其中一颗牙齿需及时修复,另一颗牙需在18岁以后再进行修复,但李某家长仅愿意支付一颗牙齿的修复费用。关于牙齿受损的诉讼时效,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牙齿受损的诉讼时效为3年

B.曹某需要在1年内主张牙齿的损害赔偿

C.自牙齿受到损害之日起的最长权利保护期为20年

D.另一颗牙齿的损害赔偿曹某可在18岁后另行起诉

【答案】:B

【解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因此,牙齿受损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自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所以牙齿受损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以及自牙齿受到损害之日起的最长权利保护期为20年的说法正确。对于另一颗需要在18岁以后再进行修复的牙齿,在损害实际发生前,损害后果和赔偿数额都无法明确确定,所以曹某可在18岁后另行起诉这一说法是合理的。而要求曹某在1年内主张牙齿的损害赔偿不符合现行法律规定的三年诉讼时效,这种说法不正确。

2、在我国古代社会,民间广泛流传着各种有关天气变化的谚语,为人们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天气变化预报。下列谚语说法错误的是()。

A.今夜露水重,明天太阳红

B.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C.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D.风大夜无霜,阴天夜无露

【答案】:D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对我国古代民间天气变化谚语的理解和判断。“今夜露水重,明天太阳红”意思是如果今晚露水很重,那么明天大概率是晴天,太阳会很红,这是符合气象规律的,因为露水重往往意味着大气稳定,水汽容易凝结,通常预示着次日天气晴朗。“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早晨出现朝霞,表明东方低空含有许多水滴,有云层存在,随着太阳升高热力对流逐渐向平地发展,云层也会渐密,容易形成降雨;而傍晚出现晚霞,说明西边天空已放晴,且上游的天气情况较好,未来本地的天气也会比较好,所以可以出门远行,这种说法有一定的气象依据。“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日晕和月晕是由于日、月光线通过云层时,受到冰晶的折射或反射而形成的光学现象。晕的出现意味着高空中有含水汽丰富的云,是天气将变化的一种前兆,通常预示着风雨即将来临,该谚语符合气象变化的一般规律。“风大夜无霜,阴天夜无露”表述错误。风大时空气流动快,水汽不易在地面或物体表面凝结成霜,所以风大夜无霜有一定道理;但阴天时,空中的云像暖房的顶盖,地面热量不易散失,使得地面温度不会降得很低,水汽难以达到饱和状态而凝结成露,然而当阴天湿度较大且气温合适时,是可能有露出现的,所以说阴天夜无露过于绝对。综上,答案应选说法错误的“风大夜无霜,阴天夜无露”。

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古代哪个书院的对联()

A.东林书院

B.岳麓书院

C.嵩阳书院

D.应天书院

【答案】:A

【解析】此题目考查的是对古代著名书院相关文化知识的掌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是东林书院的名联。该对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有深意;上联谈的是书院的环境,下联则表明了读书人的远大抱负和对家国大事的关心。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和卓越的教育成就闻名,但此对联并非出自岳麓书院。嵩阳书院也是古代著名高等学府,在历史上有重要的教育地位,但此对联和嵩阳书院无关。应天书院同样是古代四大书院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重要的历史地位,不过这副对联也不是应天书院的。所以正确答案是东林书院。

4、唐诗《枫桥夜泊》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描述的钟声,是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的()发出的。

A.惯性

B.摩擦

C.反作用力

D.振动

【答案】:D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在唐诗《枫桥夜泊》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描述的钟声,是钟受到僧人的撞击后,钟体发生振动从而产生声音。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与声音的产生无关;摩擦是两个相互接触并挤压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摩擦不是钟声产生的原因;反作用力是与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力,也不是钟声产生的原因。所以该题应选振动这一选项。

5、2022年8月3日,我国首个海洋油气生产装备智能制造基地已在()建成投产,首个智能深海油气保障仓储中心在(海南)建成使用,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在(广西钦州)启用。

A.广东

B.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