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2025年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笔试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
A.法律
B.地方性法规
C.宪法
D.刑法
【答案】:B
【解析】在我国的法律体系效力层级中,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其效力仅次于宪法。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效力低于法律,但高于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刑法属于基本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其效力也高于行政法规。所以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
2、下列情形中,行为人的哪项行为可构成无因管理?()
A.甲主动将摔倒的老人扶起
B.甲儿时作为孤儿在孤儿院长大,长大后赡养亲生父母
C.甲为了自己的出行方便,出钱清理了邻居在过道上堆放的久未清理的垃圾
D.甲不小心打落花盆将行人砸伤,误以为砸伤的是好友而对其进行赔偿
【答案】:C
【解析】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的行为。将摔倒老人扶起属于一般的道德行为,目的并非避免他人利益损失而进行管理,不构成无因管理。赡养亲生父母是基于法定的赡养义务,并非无因管理中没有法定或约定义务的情形,所以不构成无因管理。为了自己出行方便出钱清理邻居过道久未清理的垃圾,清理垃圾的行为客观上为邻居避免了一定利益损失,同时清理人没有法定或约定的清理义务,符合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构成无因管理。不小心打落花盆砸伤行人后进行赔偿,是基于侵权责任而进行的赔偿行为,不是为避免他人利益损失而管理的行为,不构成无因管理。
3、现行宪法规定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
A.国家所有
B.集体所有
C.公共所有
D.村民所有
【答案】:B
【解析】现行宪法规定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国家所有是指国家对全民所有制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一般包括矿藏、水流、海域等自然资源。公共所有并非一个准确的法律概念表述。村民虽然对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有使用等权益,但所有权并不归村民个人,而是归集体。因此正确答案应是集体所有。
4、专利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我国专利权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专利权的客体主要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B.科学发现、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受专利权法的保护
C.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
D.在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者非常情况时,或者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给予实施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
【答案】:B
【解析】该题关于我国专利权制度说法错误的判断解析如下:专利权的客体主要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此表述正确。在我国专利法体系里,这三种类型是专利权保护的主要对象,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整体或者局部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科学发现、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不受专利权法的保护,而不是受保护。科学发现是对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现象、变化过程及其特性和规律的揭示,它不属于发明创造,不能被授予专利权;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是指导人们进行思维、表述、判断和记忆的规则和方法,不具备技术特征,也不能授予专利;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是以有生命的人体或者动物体为直接实施对象,进行识别、确定或消除病因、病灶的过程,出于人道主义和社会伦理等方面的考虑,这类方法不能被授予专利权。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该表述无误。职务发明创造体现了单位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和支持,从权利义务对等的角度出发,申请专利的权利赋予单位,以保障单位对发明创造的合理权益。在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者非常情况时,或者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给予实施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此说法正确。这是专利法为了平衡专利权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而设置的制度,确保在特定情况下专利技术能够为公共利益服务,例如在发生重大疫情时,为了尽快生产抗疫药品,可以对相关专利实施强制许可。
5、按照我国财政收入的形式分类,罚没收入属于()。
A.专项收入
B.政府收入
C.其他收入
D.国有资产经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