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和压力做朋友——《自控力》读后感1000字.pdf
文件大小:113.02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30
总字数:约1.62千字
文档摘要

和压力做朋友——《自控力》读后感

1000字

和压力做朋友——《自控力》读后感1000字:

听完这本书,我最大地收获是作者质疑既有科学理论的依据——

把小白鼠的被化学制剂注射或受虐待产生了致死的身理反应,推演为

人类感受后压力会导致病变的结论,从而认为压力是有害的。而实际

上这并不正确,甚至听上去都不和逻辑!

其实我们在很多情况下,都会把一种现象用理所当然的逻辑“通

感”化,从而得出一个貌似正确的结论。蓦然回首,我们吃的绝大多

数西药都是这种采用的动物实验得出的药物反应结论,真是细思极恐。

这种以管窥豹的事情让我想起高中参加作文竞赛时的那篇零分

作文。那是一篇议论文,给出的场景是:某市搞了一次调查,组织全

市数十名三好学生考试,结果考完后考场留下很多稿纸。就此要我们

论一论这一代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何如此不堪。我觉得这种调查方式太

过以偏概全,就洋洋洒洒针地砭了一番。结果创下了学校作文竞赛零

分的纪录,恐怕至今无人能破吧。

还是言归正传吧。压力是一种对在乎事务发生负面意外而产生的

中性情绪体验。就好像我们被碰到会疼,吃了酸的会产生唾液一样。

1

它是一种意识的警示,正是由于产生了压力人们才会重视、才会思考、

才会努力,也才会人为地使事务向期望的方向发展。所以压力对事物

的发展是正向的。

压力对人们身心产生什么样作用,其实是归结于人们自己如何主

观认知压力的。“认为压力会对身心有害”这种意识,才是对身心有

损害的。这就好比饥饿感,正是因为我们需要进食,当身体缺乏食物

时就会感到饿,这本身是正常的,这样才会促使自己吃东西补充能量,

否则你会虚脱,只不过我们觉得饥饿这种感受是不舒适的。但若果你

认为饥饿感对身体有害,不是去吃东西而是因此夜不能寐或者去吃药

麻痹这种感受,那对身体才是有伤害的。又或者你采取不间断地吃东

西来杜绝产生饥饿感,那么至少你的肠胃会也会因此出毛病。其实当

在乎的事物发生偏离,我们感受到压力时,积极地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使其达到自己的预期或者加以理性地加以分析及时调整自己的预期,

正是“变压力为动力”的意义。

所以从行为学的角度来分析:“感受——认知——行为”是我们

对待事物的三个环节,而我们往往会把感受等同于认知,缺乏理性地

分析,从而采取了错误的行为。所以说跟着感觉走往往是很不靠谱的。

压力产生于我们遇到的矛盾和挑战,是人们不适应的一种心里反应。

读后感·人终其一生都会有压力相伴,概莫能外:婴幼儿受惊吓或饿

2

了,有压力会哭、会闹;学生少年面临考试,有压力会紧张焦急;成

年人迫于生计、急于发展有压力,会恐惧彷徨、积心处虑;老年人望

子成龙,有压力会寝食难安、身心憔悴

所以既然是无可避免的东西,那么唯有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地

认知压力才能正确的应对,让我们进入新的适应状态。

毕竟所有的人生都有两个节点是一样的,那就是生和死。这两点

之间的人生线段人尽不同,可谁都愿意它是美好的,所以请理性地接

受这期间的幸福、痛苦、轻松与压力吧!作者:左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