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教案中队活动方案念童谣懂文明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童谣,通过读童谣,学习文明礼仪知识,提高课堂语言表达和口语技能;
2.通过小组讨论和队伍活动,增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培养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3.掌握童谣的特点和演唱技巧,提高口语表达和肢体语言的协调性;
4.培养学生的文明素质和健康意识,增强学生的文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
1.童谣介绍:童谣的特点和作用;
2.文明礼仪教育:讲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和基本知识;
3.童谣教育:选取一些经典的童谣,学习演唱技巧;
4.小组讨论和班队活动:小组成员可以自行选择校园内需要改善和提升的文明行为,以此制定班级的文明规范,增强班级文明素质。
三、教学方法:
1.讲述法:通过讲述童谣的特点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童谣;
2.听说练习法:通过听童谣、跟唱童谣等方式,来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成员自由讨论,并制定班级文明规范,以此增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互动式授课法: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使课堂变得生动、丰富、有趣。
四、教学步骤:
【STEP1】童谣介绍
1.引入:通过口头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童谣的兴趣,让学生了解童谣的特点和作用。
2.讲解童谣:让学生了解童谣的基本知识,例如,童谣是什么、童谣的特点等等。
3.演讲技巧训练:以“两只蚊子”童谣为例,对如何演唱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STEP2】文明礼仪教育
1.引入:通过课件和图示,讲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和基本知识(如如何与老师、同学及他人相处、注意言行表现等)。
2.小组讨论:让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自由讨论和分享校园和日常生活中的文明行为,归纳整理制定班级的文明规范。
【STEP3】童谣教育
1.童谣演唱:引导学生合理选取合适的童谣演唱,并进行小组合作地演唱。
2.加强练习:让学生加强练习,细化磨合,提高演唱质量。
【STEP4】课程结业
1.总结:回顾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反思不足之处,并强调文明规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展示表演:让学生在班级、学校进行展示演唱,展示学生学习成果及班级文明风貌。
五、教学评估:
1.观察每个学生在演唱和口语表达方面的表现;
2.通过班级讨论和班级活动,了解学生在文明礼仪方面的行为表现并进行评价;
3.利用学习笔记、小组合作评价等方式进行个体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