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数据的表示(3)导学案
【学习目标】了解画频数直方图的基本步骤,会画频数直方图.
【学习重难点】根据具体数据和需要进行分组并绘制频数直方图.
【导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如果样本数很大,样本中数据的差距也比较大时,频数直方图能更清晰、更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整体状况,它是一种特殊的条形的统计图.
2.在数字“10110011100011110000”中“1”出现的频数是10,“0”出现的频数是10.
3.一个射击选手,连续射靶10次,其中1次射中10环,3次射中9环,5次射中8环,1次射中7环,射中8环的频数最大,其频数是5.
二.探究新知
引例.为了了解某地区新生儿体重状况,某医院随机调取了该地区60名新生儿出生体重,结果如下:(单位:克)
385039003300350033153800255038004150
250027002850380035002900285033003650
400033002800215037003465368029003050
385036103800328031003000280035004050
330034503100340043603300275032502350
352038502850345038003500310019003200
340034003400312036002900
将数据适当分组,并绘制相应的频数直方图,从图中反映出该地区新生儿体重状况怎样?
思考以下问题:(1)你认为分组先确定组数还是先确定每组的范围?
(2)确定每组的范围大小.(3)你能试着总结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步骤吗?
解:(1)根据所给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先确定每组的范围:上述数据中最小的是1900,最大的是4160
(2)将数据适当分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2260,考虑以250为组距(每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叫组距),2260÷250=9.04,可以考虑分成10组;
分组
人数(频数)
1750~2000
1
2000~2250
1
2250~2500
1
2500~2750
3
2750~3000
9
(3)统计每组中数据出现的次数(称为频数):(规大于等于1750小于2000)
分组
人数(频数)
3000~3250
7
3250~3500
15
3500~3750
10
3750~4000
9
4000~4250
4
从图中可以看出:出该地区新生儿体重在3250克~3500克的人数最多.(4)绘制频数直方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出该地区新生儿体重在3250克~3500克的人数最多.
【归纳】制作频数直方图大致步骤是:
①先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极差);②决定组距与组数;
③决定分点;④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三.典例与练习
例1.学校要为同学们订制校服,为此小明调查了他们班50名同学的身高,结果(单位cm).如下:
140165144171145145158150157150154168158155155169157157157158149150150160152152159152159144154155157145160160160155158162162163155163148163168155145171.将数据适当分组,并绘制相应的频数直方图,从图中反映出该学校状况怎样?
解:由题中数据可知最低身高为140,最高为171,极差171140=31,我们可以间隔4cm分一组,所以可以分为31÷4≈8组,由此可得到频数分布表为:(规定140144为大于等于140小于144)
分组
频数
140~144
1
144~148
6
148~152
6
152~156
11
156~160
11
160~164
9
164~168
1
168~172
5
频数分布直方图为:
1
1
6
6
11
11
9
1
5
1
答:该学校152cm160cm的人数最多.
四.课堂小结
分组时要注意:①根据问题的需要各组的组距可以相同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