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数据的收集导学案
【学习目标】了解收集数据的意义、常用方法和一般步骤.
【学习重难点】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导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收集数据的方式有:①_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⑤__________________.
2.常用的统计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数学兴趣学习小组对某校七年级全校学生每天到校方式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的数据如下表:
步行
骑自行车
坐公共汽车
其它方式
50人
100人
140人
10人
(1)这个学校七年级有___名学生;
(2)采用____________到校方式的人最多,有___人;
(3)采用_________到校方式的人最少,有___人;
(4)采用_________到校方式的人数是采用______到校方式的人数的两倍.
二.探究新知
引例1.小颖想了解她所在的城市的用水量情况,于是她查找资料,得到下面的统计图。
从小颖的统计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小颖的统计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引例2.小明想了解周围的人是否具有节水意识,于是他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
问题1.你在刷牙时会一直开着水龙头吗?
A.经常这样B.有时这样C.从不这样
问题2.你会将用过的水另作他用吗?例如,用洗衣服的水拖地、冲厕所等。
A.经常这样B.有时这样C.从不这样
并到小区随机调查了40人,绘制的统计图:
在小明调查的40人中,各年龄段分别有多少人接受了调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小明调查的40人中,各年龄段分别有多少人接受了调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例3.节水意识的调查结果统计图
通过小明给出的调查数据,你认为哪个年龄段的人最具有节水意识?_______________
通过小明给出的调查数据,你认为哪个年龄段的人最具有节水意识?
_______________
【归纳】从事一个统计活动大致要经历的步骤:
第一步:明确_______________;第二步:确定_____;第三步:选择_______,设计________;
第四步:展开_____;第五步:收集并整理_____;第六步:分析____,得出____,作出____。
三.典例与练习
例1.如果想了解人国水资源的总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你打算怎样获得这些数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1.为了得到“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50次,出现正面朝上的总次数”,你打算如何收集这个数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有人针对公交车上是否主动让座做了一次调查,结果如下:
(1)参与本次调查的人数是多少?(2)
(1)参与本次调查的人数是多少?
(2)“从来不让座的人”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
(3)面对以上的调查结果,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
解:(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2.某中学七年级两个班的同学“献爱心”活动中捐书情况如下:有25人各捐5本,30人各捐7本,15人各捐10本,7人各捐15本,请制成统计表并回答:
人数
本数
(1)两班共有___学生;
(2)全班一共捐了_________书;
(3)捐书不低于10本的有___人?
四.课堂小结
1.明确收集数据的目的和意义;
2.正确选用收集数据的方法和策略;
3.正确分析和使用数据.
五.分层过关
1.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动物名称
鸡
鸭
鹅
鸽子
火鸡
孵化时间
21天
30天
30天
16天
26天
(1)孵化期最短是___天,是___动物;(2)孵化期最长是___天,是_________动物。
2.下表是对四位小朋友每天回家看课外书的时间的调查
姓名
小明
小亮
小华
小花
时间(分钟)
30
10
8
5
从这张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调查最适合用查阅资料的方法收集数据的是()
A.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