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题目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丹毒的致病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溶血性链球菌
C.大肠杆菌
D.铜绿假单胞菌
答案:B
2.丹毒好发于()
A.颜面、下肢
B.躯干
C.上肢
D.手足
答案:A
3.丹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A.局部红肿、疼痛,界限不清
B.局部红肿、疼痛,界限清楚
C.局部水疱、渗液
D.局部溃疡、坏死
答案:B
4.下肢丹毒易导致()
A.组织坏死
B.败血症
C.象皮肿
D.骨膜炎
答案:C
5.丹毒患者皮肤红肿中央颜色较淡,周围较深,称为()
A.玫瑰疹
B.斑疹
C.中心性红斑
D.边缘性红斑
答案:D
6.治疗丹毒首选的抗生素是()
A.青霉素
B.头孢菌素
C.红霉素
D.庆大霉素
答案:A
7.丹毒患者体温可高达()
A.37℃-38℃
B.38℃-39℃
C.39℃-40℃
D.40℃以上
答案:C
8.丹毒的发病机制主要是()
A.皮肤破损感染
B.血行感染
C.淋巴管网感染
D.呼吸道感染
答案:C
9.预防丹毒复发的关键是()
A.增强体质
B.避免皮肤损伤
C.治疗足癣等原发感染灶
D.注意个人卫生
答案:C
10.丹毒患者局部皮肤红肿,皮温()
A.降低
B.正常
C.升高
D.不确定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丹毒的特点包括()
A.起病急
B.局部皮肤鲜红
C.边界清楚
D.常伴有高热、寒战
E.易复发
答案:ABCDE
2.以下哪些因素可诱发丹毒()
A.皮肤破损
B.足癣
C.营养不良
D.糖尿病
E.慢性肝病
答案:ABCDE
3.丹毒的治疗方法包括()
A.抗生素治疗
B.局部热敷
C.硫酸镁湿敷
D.手术切开引流
E.红外线照射
答案:ABCE
4.丹毒患者可能出现的全身症状有()
A.头痛
B.乏力
C.恶心
D.呕吐
E.关节疼痛
答案:ABCDE
5.关于丹毒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有()
A.抬高患肢
B.局部制动
C.观察局部及全身症状
D.给予高热量、易消化饮食
E.做好皮肤护理
答案:ABCDE
6.丹毒易发生在哪些部位()
A.面部
B.小腿
C.足背
D.臀部
E.前臂
答案:ABC
7.丹毒与蜂窝织炎的区别在于()
A.丹毒边界清楚,蜂窝织炎边界不清
B.丹毒是淋巴管感染,蜂窝织炎是皮下组织感染
C.丹毒全身症状较轻,蜂窝织炎全身症状较重
D.丹毒不化脓,蜂窝织炎可化脓
E.丹毒好发于颜面、下肢,蜂窝织炎部位不定
答案:ABDE
8.以下属于溶血性链球菌特点的是()
A.产生溶血素
B.对青霉素敏感
C.可引起变态反应
D.能产生透明质酸酶
E.常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答案:ABCD
9.丹毒患者局部皮肤护理要点有()
A.保持清洁
B.避免搔抓
C.防止破损
D.遵医嘱用药
E.观察皮肤变化
答案:ABCDE
10.丹毒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
A.脓毒血症
B.血栓性静脉炎
C.局部脓肿形成
D.感染性休克
E.急性肾功能衰竭
答案: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丹毒是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
2.丹毒患者局部皮肤红肿疼痛,一般不会出现水疱。(×)
3.只要使用抗生素,丹毒就不会复发。(×)
4.面部丹毒患者应取平卧位,以利于恢复。(×)
5.丹毒患者的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一般会升高。(√)
6.治疗丹毒时,抗生素使用疗程一般为7-10天。(√)
7.丹毒患者局部皮肤温度降低。(×)
8.有足癣的患者更容易患下肢丹毒。(√)
9.丹毒患者可以正常活动,无需休息。(×)
10.丹毒不会引起全身症状。(×)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丹毒的定义。
答案:丹毒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袭感染皮肤淋巴管及周围组织所致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好发于颜面、下肢,局部表现为界限清楚的片状红疹。
2.丹毒患者的局部护理措施有哪些?
答案: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局部制动,减少活动;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摩擦以防破损;遵医嘱进行局部热敷、硫酸镁湿敷等,观察皮肤变化。
3.简述丹毒与蜂窝织炎在临床表现上的主要区别。
答案:丹毒局部皮肤鲜红,边界清楚,一般不化脓;蜂窝织炎局部红肿疼痛,边界不清,病变较弥漫,可出现局部化脓。
4.预防丹毒复发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积极治疗足癣等原发感染灶,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