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3dsMax数字创意表现课标教案.docx
文件大小:480.6 KB
总页数:92 页
更新时间:2025-07-02
总字数:约7.77万字
文档摘要

1

《3dsMax数字创意表现》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52462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

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

授课单位:数字科技与艺术学院

学时:112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

学分:7

审定负责人及评审日期:

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属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一门以三维建模软件3dsMax为核心工具,结合设计美学、空间思维与数字技术的实践性课程。该课程兼具技术实操性与艺术创意性,是连接设计理念与数字成果的桥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践,掌握3dsMax软件操作、三维建模、材质、灯光和渲染等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室内外场景效果图制作全过程,并能按企业的要求和标准,独立完成室内外场景效果图的制作。面向室内装饰设计、建筑设计、展示设计等岗位实现就业技能储备和项目实战能力。

图1.1《3dsMax数字创意表现》前导课程与后续课程关系图

2

1.2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以“技术赋能创意,创意驱动技术”为基本理念,打破“软件操作课”的单一定位,强调3dsMax技术与创意设计的深度融合:既培养学生对三维软件

工具的熟练运用能力,又引导学生以创意为出发点,探索技术的表达手段与设计创意的结合。

1.3课程设计思路

《3dsMax数字创意表现》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主要是基于项目导向式教学理念,改变原有课堂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引入装饰企业真实项目,按照室内外装饰设计电脑效果图制作程序,将项目分解成典型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都对应室内设计的相关环节。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分组合作自主查询资料,共同完成项目。理论知识紧紧围绕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取,同时兼顾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及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的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运用三维建模技术表达设计创意的能力。在设计实践中塑造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勇于拼搏、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强化学生安全意识,锻造学生劳动精神。在教学中,理论知识紧紧围绕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取,以全面掌握3dsMax和VRay设计软件的操作使用为基础,侧重培养学生电脑效果图制作技能运用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1.2《3dsMax数字创意表现》课程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及对应的工作岗位

3

2.课程目标

表2.1《3dsMax数字创意表现》课程目标

序号

培养目标

具体目标

1

素质目标

①培养学生具有热爱祖国、热爱共产主义事业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培养学生具备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意识;

③培养学生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④培养学生具备积极的生活态度;

⑤培养学生热于奉献、诚实守信的工作态度;

⑥培养学生劳动伟大、劳动光荣的劳模精神及安全意识;

⑦培养学生具备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

⑧培养学生具备认真、严谨、规范、科学、高效的工作作风,具有质量意识,遵守职业规范;

⑨培养学生具备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百折不挠的工匠精神;

⑩培养学生具备艰苦创业的北大荒精神、创新创业意识;

?培养学生具备肯于钻研、乐观向上、永攀高峰的开拓进取精神;

⑩培养学生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素养,使其适应互联网+生态新环境。

2

知识目标

①使学生掌握正确的3dsMax软件操作方法;

②使学生掌握正确的VRay操作方法;

③使学生掌握电脑效果图的制作流程;

④使学生掌握三维模型建模方法;

⑤使学生掌握二维模型建模方法;

⑥使学生掌握模型材质编辑方法;

⑦使学生掌握灯光编辑和布置的方法;

⑧使学生掌握渲染设置的方法;

⑨使学生掌握效果图后期处理的方法;

⑩使学生掌握室内空间效果图制作方法;

?使学生掌握室外空间效果图制作方法;

3

能力目标

①使学生能够开展电脑效果图制作工作;

②使学生能够使用3dsMax三维模型工具建模;

③使学生能够使用3dsMax二维模型工具建模;

④使学生能够使用VRay材质编辑工具制作和赋予模型材质;

⑤使学生能够使用VRay灯光工具布置模型场景灯光;

⑥使学生能够使用VRay渲染工具设置渲染参数,进行效果图渲染;

⑦使学生能够使用PS软件进行效果图的后期处理;

⑧使学生能够解决电脑效果图制作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⑨使学生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⑩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使学生熟练掌握网络信息交流、检索、加工和发布能力;

⑩使学生具有知识迁移、可持续发展能力。

4

3.课程内容与要求

3.1学习情境安排及学时分配

根据企业岗位工作过程及岗位技能要求,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