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数学》真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70分)
一、单选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如图: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正项等比数列中,任意两项的乘积等于其前后等距位置上两项的乘积。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则有a2=a1*q,a6=a1*q^5。根据题意,a2*a6=16,即(a1*q)*(a1*q^5)=16,化简得a1^2*q^6=16。由于a1和q都是正数,且a1^2*q^6=16,可以推断a1*q=4,即a4=4(因为a4=a1*q^3)。因此,a1=4/q,代入a4=4,得到4/q*q^3=4,化简得q=1或q=-1(但q为正数,故q=1)。所以a1=4。
2、直线y=-x+1的斜率为()
A.135°
B.45°
C.1
D.-1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直线斜率的知识。直线的一般式为y=kx+b,其中k就是斜率。对于直线y=-x+1,其斜率k为-1。在数学中,斜率表示直线的倾斜程度,当直线方程为y=-x+1时,其斜率就是-1,所以答案选D。
3、如图,△ABC中边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D、E,AE=3cm,△ADC的周长为9cm,则△ABC的周长是()
A.10cm
B.12cm
C.15cm
D.17cm
答案:C
解析:∵DE是△ABC中边AB的垂直平分线,
∴AD=BD,AB=2AE=2×3=6(cm),
∵△ADC的周长为9cm,
即AD+AC+CD=BD+CD+AC=BC+AC=9cm,
∴△ABC的周长为:AB+AC+BC=6+9=15(cm).
∴△ABC的周长为15cm.
4、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5、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全等三角形不一定是相似三角形
B.不全等的三角形一定不是相似三角形
C.不相似的三角形一定不是全等三角形
D.相似三角形一定不是全等三角形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关系。相似三角形是指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则是相似比为1的特殊相似三角形。所以不相似的三角形,其对应角和对应边比例都不符合要求,一定不是全等三角形。选项C正确。
6、八年级某班40名学生的数学测试成绩分为5组,第1-4组的频数分别为12,10,6,8,则第5组的频率是()
A.0.1
B.0.2
C.0.3
D.0.4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频率的计算。频率=频数÷总数。首先,总数为40名学生。前4组的频数之和为12+10+6+8=36。那么第5组的频数为40-36=4。所以第5组的频率是4÷40=0.1,答案选A。
7、为了了解我市参加中考的150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抽查了1000名学生的视力进行统计分析.下面四个判断正确的是()
A.15000名学生是总体
B.1000名学生的视力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C.每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个体
D.上述调查是普查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总体、个体、样本和普查的概念。在统计中,总体是研究对象的整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研究对象,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用于研究的个体。我市参加中考的150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是总体,1000名学生的视力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每名学生的视力是总体的一个个体,这种抽查属于抽样调查。所以答案选B。
8、
A.94、96
B.52、50
C.52、60
D.54、52
答案:C
解析:因为根据列联表的性质可知a+21=73,a=52,a+8=b,b=60,故选C
9、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10、
A.3
B.6
C.2
D.4
答案:B
解析:
11、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12、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13、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14、某单位共有老、中、青职工430人,其中青年职工160人,中年职工人数是老年职工人数的2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