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光学分析法概述03课件.pptx
文件大小:482.97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7-01
总字数:约1.08千字
文档摘要

光学分析法概述

光学分析法:基于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后产生的辐射信号或发生的变化来测定物质的性质、含量和结构的一类分析方法。1.电磁辐射光是一种电磁波,它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微粒性,即波粒二象性。(1)波动性光的吸收、折射、偏振、干涉和衍射等现象,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光的波动性用波长λ、频率ν及波数σ等主要参数来描述。在真空中波长、频率或波数的相互关系为:电磁辐射与电磁波谱

(2)微粒性光的吸收、发射以及光电效应等证明了光具有粒子性。光波是由一颗颗连续的光子构成的粒子流。光子是量子化的,有一定的能量,不同波长的光子具有不同的能量。光子的能量E和光波的频率ν(波数σ)或波长(λ)有以下关系:E=hν=hc/λ式中,c:光速;λ:波长;ν:频率;σ:波数;E:能量;h:普朗克常数,其值为6.626×10-34J·s。电磁辐射与电磁波谱

2.电磁波谱电磁辐射又称电磁波,是以巨大速度通过空间,不需要以任何物质作为传播媒介的一种能量。电磁辐射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电磁波是通过电场和磁场之间相互联系和转化传播的,是物质运动能量的一种特殊传递形式。λx电磁波传递形式电磁辐射与电磁波谱

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有吸收、发射、折射、衍射、干涉和旋光等方式,其中在光学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物质对光的吸收和发射。1.吸收是指物质收到电磁波的照射,吸收一定的能量(等于基态和激发态能量之差),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的过程。2.发射是指物质吸收能量后,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再从激发态返回基态,并以光辐射的形式释放出能量的过程。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光学分析法可分为光谱法和非光谱法两大类。光谱法是基于物质与辐射能作用时,测量由物质内部发生量子化的能级之间的跃迁而产生的发射、吸收或散射辐射的波长和强度进行分析的方法。光谱法可分为原子光谱法和分子光谱法。非光谱法是指不以光波长为特征讯号,仅利用物质与电磁辐射的相互作用,测量电磁辐射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性质变化的分析方法。主要分析方法包括折射法、光散射法、干涉法、衍射法、旋光法等。光学测定法的分类

光学测定法的分类光分析法光谱分析法非光谱分析法折射法圆二色性法X射线衍射法干涉法旋光法原子光谱分析法分子光谱分析法紫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分子荧光光谱法分子磷光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发射光谱原子荧光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