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郑州亚欧交通职业学院?中单招《数学》考前冲刺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模拟题).docx
文件大小:324.57 KB
总页数:21 页
更新时间:2025-07-01
总字数:约4.73千字
文档摘要

郑州亚欧交通职业学院?中单招《数学》考前冲刺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70分)

一、单选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则“心”字的对面的字是()

A.核

B.数

C.素

D.学

答案:D

解析:这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共有六个面,

其中“核”字的对面的字是“素”;

“数”字的对面的字是“养”;

“心”字的对面的字是“学”.

故选:D.

2、当m=-1,n=3时,则代数式3m+2n-7的值为()

A.-4

B.6

C.4

D.-6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代数式求值。将m=-1,n=3代入代数式3m+2n-7中,得到3×(-1)+2×3-7=-3+6-7=-4。依次计算每个选项,A选项-4符合计算结果,B选项6、C选项4、D选项-6均不符合。所以答案是A选项。

3、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4、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5、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6、平面内过直线L外—点o作直线L的垂线能作出()

A.0条

B.1条

C.2条

D.无数条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垂线的知识。在平面几何中,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所以平面内过直线L外一点o作直线L的垂线,只能作出1条,答案选B。

7、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8、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9、

A.40°

B.30°

C.20°

D.10°

答案:D

10、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则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为()

A.平行

B.相交

C.是异面直线

D.可能平行,也可能是异面直线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直线位置关系的知识。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平行;不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当两条直线不在同一平面时,没有公共点可能是异面直线;在同一平面时,没有公共点则是平行。所以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可能平行,也可能是异面直线。

11、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平行;

②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是相交直线;

③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直线是异面直线;

④不同在任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异面直线及直线位置关系的相关知识。在空间几何中,①没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可能异面,不一定平行;②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可能异面垂直,不一定相交;③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直线一定是异面直线;④不同在任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综上,③④正确,答案选B。

12、已知点A(2,0),点B(-1/2,0),点C(0,1),以A,B,C三点为顶点画平行四边形,则第四个顶点不可能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平行四边形顶点坐标的规律。已知A、B、C三点坐标,通过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的性质,计算可能的第四个顶点坐标。A、B都在x轴上,C在y轴上,无论如何组合,第四个顶点都不可能在第三象限。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顶点坐标变化遵循一定规律,不会出现位于第三象限的情况。

13、已知点A(1,2),B(2,-1),则直线AB的斜率为()

A.1/3

B.-1/3

C.3

D.-3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直线斜率的计算。直线斜率公式为:经过两点$$(x_1,y_1)$$,$$(x_2,y_2)$$的直线斜率为$$(y_2-y_1)/(x_2-x_1)$$。已知点A(1,2),B(2,-1),代入公式可得直线AB的斜率为$$(-1-2)/(2-1)=-3$$,所以答案选D。

14、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27倍,则它的棱长变为原来的()倍.

A.2

B.3

C.4

D.5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正方体体积与棱长的关系。正方体体积等于棱长的立方。体积扩大为原来的27倍,因为27是3的立方,所以棱长变为原来的3倍。选项A、C、D不符合体积与棱长的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