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资源昆虫保护团队招聘科研助理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第1卷
一.常识判断(共30题)
1.题干:以下哪项化学物质在环境保护中通常被用作消毒剂,但过量使用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A.氯气
B.氢氧化钠
C.硫酸钠
D.氧化钙
2.题干:下列哪一项措施对于减轻城市交通拥堵既有短期效果,又能促进长期可持续发展?
A.在城市中心区域实施临时性收费,以提高非高峰时段的车辆通行效率
B.大力推广共享单车和电动汽车,同时限制传统燃油车的使用范围
C.扩建城市道路网络,增加车道数量以应对增长的交通需求
D.建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优化交通流,并推广公共交通
3.题干:下列关于古代科技成就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工开物》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全书共三卷,详细记录了明代中后期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
B.指南针在宋代已经广泛应用于航海,并且开始用于堪舆和军事领域,但其发明时间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时期。
C.火药在唐代由炼丹术士发明,最初用于制作烟花爆竹,宋元时期开始用于军事领域。
D.《授时历》是元代科学家郭守敬所著,该历法采用了365.2425天的回归年长度,比现行公历还要精确。
4.题干:
在地理学中,关于“地球自转”现象,下列哪项描述是准确的?
A.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B.地球自转的方向是由东向西,使得太阳在东升西落。
C.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包括恒星年与回归年。
D.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处最快,两极处为零。
选项:
A.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B.地球自转的方向是由东向西,使得太阳在东升西落。
C.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包括恒星年与回归年。
D.地球自转速度在赤道处最快,两极处为零。
5.题干:
我国某地区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计划通过发展特色农业来提升农民收入。该地区拥有丰富的山地资源,但传统种植模式效益较低。为此,引进了一种新兴耕作技术,该技术利用无人机进行精准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应用第一年,农业产量提高了20%,且农药使用量减少了30%。这种技术的成功应用,主要得益于以下哪个科学原理?
A.增强了土壤肥力,促进了作物生长
B.优化了农业资源配置,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C.减少了环境污染物排放,提升了生态效益
D.改进了作物品种,增强了抗病虫害能力
6.题干:下列哪项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氢气
7.题干:在地理学中,下列哪一项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
A.地壳运动
B.风化和侵蚀
C.生物作用
D.内部热力活动
8.题干:我国某地为了响应节能减排的号召,决定对全市老旧小区进行节能改造。改造方案中提到了对建筑物屋顶进行绿化覆盖,这种做法的主要环境效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减少城市热岛效应B.提高当地空气湿度C.增加建筑物自重,影响结构安全D.降低雨水径流速度
选项:A、B、C、D
9.题干: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指南针在唐代已经被广泛用于航海,并达到了顶尖的水平
B.纸张的发明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C.印刷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D.《九章算术》成书于西汉,是中国古代数学的代表作
10.题干: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说法,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张衡发明了地动仪,但未能准确记录地震方位
B.洛书和河图是明代数学家朱熹提出的宇宙数学模型
C.《天工开物》是清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详细记载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
D.祖冲之计算出的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领先世界近千年
11.题干:在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下列哪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正式开始?
A.立夏
B.小满
C.谷雨
D.惊蛰
12.题干:以下哪项表述是正确的?
A.光速在真空中是每秒30万公里,但在水中其速度会加快
B.“二十四节气”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根据观测太阳运行规律制定的传统历法
C.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汉字,统一采用小篆作为官方文字
D.植物主要通过根部吸收空气中的氮气来满足生长需求
13.题干: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化学试剂的基本分类?
选项: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元素化合物
14.题干:根据我国《宪法》和《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