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步骤打开博途软件,创建一个新项目,在项目视图中,按照前述方法添加两台PLC,并修改PLC的IP地址,其中第1台PLC设置以太网地址为:192.168.0.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第2台PLC以太网地址为:192.168.0.2,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1、硬件连接组态实施步骤在左侧项目树中选择“设备和网络”,再选择到“网络视图”选项,用鼠标左键将第1台PLC的网口拖住并连接至第2台的PLC的网口中,自动建立PN/IE网络。1、硬件连接组态实施步骤在左侧项目树中,选择第1台PLC中的程序块并添加新块,建立名称为“SEND”的全局数据块DB5,如图5-29,用于存放第1台PLC发送的数据。在项目树中,选择“SEND[DB5]”的“属性”,取消勾选的“优化的块访问”。2、创建发送端数据块实施步骤在第1台PLC中,进入主程序块,点击右侧“通信”→“开放式用户通信”,可用鼠标拖动TSEND_C指令添加到主程序中,弹出“调用选项”对话框,定义名称为“TSEND_C_DB”。3、组态发送端功能实施步骤选择指令功能块,在巡航窗口选择属性选项卡,再选择组态,可进行TSEND_C指令的连接参数组态,如图5-32所示,将通信“伙伴”选择为第2台PLC,在第1台PLC的“连接数据”选项,选择新建有“PLC_1_Send_DB”,在第2台PLC的“连接数据”选项,选择新建有“PLC_2_Receive_DB”,勾选第1台PLC的“主动建立连接”,“连接类型”选为“TCP”选项。3、组态发送端功能实施步骤回到主程序中,按如图5-33所示,设置TSEND_C指令的引脚参数。3、组态发送端功能实施步骤和步骤2类似,在左侧项目树中,选择第2台PLC中的程序块并添加新块,建立名称为“RECEIVE1”的全局数据块DB6,用于存放第2台PLC接收的数据。在项目树中,选择RECEIVE1[DB6]的“属性”,取消勾选的“优化的块访问”。打开RECEIVE1[DB6],创建“RECEIVE”的字节类型变量数据组。4、创建接收端数据块实施步骤在第2台PLC中,进入主程序块,点击右侧“通信”→“开放式用户通信”,可用鼠标拖动TRCV_C指令添加到主程序中,弹出“调用选项”对话框,定义名称为“TRCV_C_DB”。选择指令功能块,在巡航窗口选择属性选项卡,再选择组态,可进行TRCV_C指令的连接参数组态,将通信“伙伴”选择为第1台PLC,在第1台PLC的“连接数据”选项,选择有“PLC_1_Send_DB”(无需新建),在第2台PLC的“连接数据”选项,选择新建有“PLC_2_Receive_DB”(无需新建),勾选第1台PLC的“主动建立连接”,“连接类型”选为“TCP”选项。5、组态接收端功能实施步骤回到主程序中,按如图5-35所示,设置TRCV_C指令的引脚参数。5、组态接收端功能实施步骤将两台PLC中已组态完成的硬件和软件编译后分别下载到对应的硬件PLC中。分别建立两台PLC的监控表,并添加相应的监控变量。全部转至在线监控变量。可对第1台PLC中的变数据块变量的4个字节进行修改,通过观察第2台PLC中的数据块变量值的变化,可验证通信是否成功。6、通信验证*实施步骤4、观察网络电缆两根PROFIBUS数据线被指定为A和B。通常标准PROFIBUS电缆线使用以下分配:数据电缆线A(-)为绿色;数据电缆线B(+)为红色。当通信设备相距较远时,可使用PROFIBUS电缆进行连接。实施步骤5、观察网络中继器西门子公司提供连接到PROFIBUS网络环的网络中继器,利用中继器可以延长网络通信距离,允许在网络中加入设备,并且提供了一个隔离不同网络环的方法。在波特率是9600时,PROFIBUS允许在一个网络环上最多有32个设备,这时通信的最长距离是1200m(3936ft)。每个中继器允许加入另外32个设备,而且可以把网络再延长1200m(3936ft)。在网络中最多可以使用9个中继器。每个中继器为网络环提供偏置和终端匹配。项目目标项目分析实施步骤项目2:PLC与计算机的编程通信连接与设置相关知识项目目标1)了解S7-1200PLC集成接口支持的通讯协议;2)掌握S7-1200PLC与计算机编程通讯的连接方式及通讯参数的设置方法。项目2:PLC与计算机的编程通信连接与设置在PLC与计算机之间通过通信进行连接?的系统中,PLC实现工业现场控制,计算机实现编程、监控及过程管理等,构成“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分布式控制系统(DCS)。S7-1200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