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歌背景PPT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目录
壹
国歌的起源
贰
国歌的演变
叁
国歌的法律地位
肆
国歌的教育意义
伍
国歌的国际影响
陆
国歌的现代传播
国歌的起源
章节副标题
壹
创作背景
经新政协会议决定为代国歌,后正式确立并写入宪法。
成为国歌历程
诞生于抗日救亡时期,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诞生时代背景
作曲家简介
聂耳生平
音乐家,国歌作曲者
创作背景
生于云南,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歌词含义解析
居安思危意识
艰苦奋斗精神
01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直指历史语境中的民族存亡危机。
02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诠释革命先烈的艰苦奋斗。
国歌的演变
章节副标题
贰
歌词的修改历史
从《李中堂乐》到《巩金瓯》,歌词反映封建思想。
清朝时期
01
02
国歌歌词多变,如《五旗共和歌》《三民主义歌》。
民国时期
03
《义勇军进行曲》成国歌,歌词激励民族精神。
新中国成立
不同时期的版本
01
《巩金瓯》为首首法定国歌
02
《卿云歌》《三民主义》等多样尝试
03
《义勇军进行曲》激励人民
清代国歌
民国国歌
新中国国歌
歌曲的正式确定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义勇军进行曲》被正式确定为国歌。
01
正式定为国歌
2004年,国歌写入宪法,确立了其作为国家象征和标志的法律地位。
02
立法确立地位
国歌的法律地位
章节副标题
叁
法律规定
宪法确立地位
2004年宪法修正案确立国歌地位。
国歌法规范使用
2017年《国歌法》规范奏唱、使用及传承。
使用场合
国歌在升国旗、外交场合等正式活动中播放,彰显国家尊严。
正式场合播放
01
在奥运会等国际体育赛事中,国歌作为颁奖音乐,激发爱国热情。
体育赛事助威
02
礼仪要求
国歌可在正式场合奏唱,私人婚丧庆悼等场合不得奏唱。
奏唱场合规定
01
奏唱国歌需着装得体,精神饱满,不得改变曲调、歌词等。
奏唱礼仪规范
02
国歌的教育意义
章节副标题
肆
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学习国歌,培养公民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培养责任感
国歌激发爱国情感,强化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增强民族认同
历史教育价值
国歌传唱弘扬爱国情怀,传承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传承民族精神
通过国歌歌词,铭记国家历史,汲取教训,激励人民奋发向前。
铭记历史教训
音乐教育作用
国歌音乐教育激发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通过国歌音乐教育,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培养爱国情怀
传承历史文化
国歌的国际影响
章节副标题
伍
国际场合的使用
国歌在外交活动中播放,体现国家尊严,促进国际交流。
外交活动播放
在奥运会等国际赛事中,国歌奏唱强化国家认同,展现文化多样性。
国际赛事奏唱
外国对中国国歌的认知
中国国歌在国际赛事上演奏,激发全球观众爱国情感,展现国家团结。
外国网友对中国国歌评价积极,认为其旋律激昂,歌词充满力量,令人感动。
国际赛事影响
外国网友评价
国际交流中的角色
国歌在国际交流中彰显国家身份,增强民族自豪感。
国家身份象征
国歌作为文化交流载体,促进全球文化多样性的认可与尊重。
文化多样性载体
国歌的现代传播
章节副标题
陆
媒体与国歌
电视传播
网络传播
01
国歌通过电视播放,增强国民爱国情感,成为重要文化符号。
02
国歌在网络平台广泛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国歌背后的历史与意义。
网络时代的传播
01
国歌在各大音乐、视频平台广泛传播,增强国民爱国情感。
02
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国歌被更多人分享、传唱,扩大影响力。
线上平台播放
社交媒体分享
青少年教育中的应用
在青少年课程中融入国歌历史,增强国歌认知与爱国情怀。
01
国歌教育普及
通过升旗仪式、合唱比赛等活动,让青少年亲身参与国歌演唱,加深体验。
02
校园活动融入
谢谢
汇报人: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