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数字经济概论(第二版)-教学大纲及每章教学重点.docx
文件大小:98.72 KB
总页数:14 页
更新时间:2025-07-01
总字数:约1.59万字
文档摘要

《数字经济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说明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授课对象:文科类专业学生。

学分数:2

学时数:32

考核方式:平时作业(30%)与结课论文(70%)。

先修课程:管理学、经济学。

二、课程简介

数字经济的快速崛起对传统经济学产生了冲击,很多经济学理论都面临被重新修订的局面。本门课程从经济学视角介绍数字经济以及数字化转型问题,按照循序渐进的学习逻辑分四个方面进行讲授:首先介绍数字经济的理论基础,其次重点研究数字市场运行规律,再次对数字市场主体进行介绍,最后介绍数字经济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为了尽可能地拉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各章内容中都配有可供借鉴的国内外典型案例,并且结合中国经济领域问题提出一些供学生讨论的话题。每个部分的内容都融入了课程思政元素,按照“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情况,树立正确的“三观”,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

课程共包括13章:

1.数据要素;

2.数字技术与生产活动;

3.数字化创新;

4.需求牵引供给;

5.数字化赋能;

6.数字规则;

7.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

8.平台化、服务化和智能化;

9.数字生态;

10.数字贸易;

11.数字红利;

12.数字鸿沟;

13.数据垄断与算法滥用。

三、教学目标

本课程从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入手,主要围绕经济学现象展开分析,力求做到系统全面。同时,打开传统经济学厂商理论中的企业“黑箱”,剖析数字化对企业行为的改变,进而探讨产业组织的数字化转型,提升学生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动态学习能力、学术研究水平以及整合分析能力。

课程思政目标:在培养学习兴趣、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以“润物无声”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历程,总结建设数字中国的实践经验及优秀方案,树立推动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感,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教育。

学习目标:熟悉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培养数字化分析思维,深入理解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规律以及现实案例。通过介绍各国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各种成效,让学生在拓展、丰富学习视野的同时,也能够结合全球数字经济的最新实践和前沿理论对中国经济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四、学时分配

序号

章节内容

课程讲解

课堂讨论

合计

1

数据要素

2

1

3

2

数字技术与生产活动

2

1

3

3

数字化创新

2

1

3

4

需求牵引供给

2

2

5

数字化赋能

2

1

3

6

数字规则

2

1

3

7

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

2

1

3

8

平台化、服务化和智能化

2

2

9

数字生态

2

1

3

10

数字贸易

1

1

2

11

数字红利

1

1

2

12

数字鸿沟

1

1

13

数据垄断与算法滥用

1

1

2

合计

22

10

32

五、教学内容

第1章数据要素

课程思政切入点:以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教学引入,引导学生了解数据的经济价值以及分配方式,并且结合国家数据局、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上海数据交易所等机构的职责与监管制度,培养学生对于数据交易的理解与认识。

1.1数据要素价值

1.2数据资产与数据确权

1.3数据产业

1.4群体智能

教学重点、难点:数据资产与数据确权。

课程的考核要求:

1.掌握数据价值属性。

2.理解数据资产及数据确权、数据产业。

3.了解群体智能及现实应用。

4.能够运用数据相关理论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经济现象。

开放式问题:

1.结合日常生活现象,讨论数据应用所带来的改变,并且运用经济学原理加以解释。

2.比较在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中产业集聚的优劣,分析二者的适用条件。

3.在了解区块链技术原理的基础上,讨论数据确权、贡献识别以及收益分配的问题。

4.结合数据生命周期,设计不同阶段数据分析的重点与难点,以实现数据价值最大化。

5.以某一产业为研究对象,解释产业内部通过数据流通增进协同联动进而实现群体智能的内在机理。

进一步讨论的主题:

中国首份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首批20个“数据要素×”典型案例、首批7家全国数据标注试点基地名单······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多方释放信号,数据要素价值正在加快释放。本次峰会上,20个“数据要素×”典型案例涵盖了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文化旅游、医疗健康、应急管理、气象服务、城市治理、绿色低碳等12个行业和领域,展示了促进数据要素开发利用的典型经验做法;首批7家全国数据标注试点基地名单分别是:四川省成都市、辽宁省沈阳市、安徽省合肥市、湖南省长沙市、海南省海口市、河北省保定市、山西省大同市。数据要素已贯穿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数据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