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统计指数的基本知识02综合指数的编制03平均指数的编制
04指数体系
(一)相关关系的概念在经济活动中,我们常常发现许多现象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例如,成本、产量、价格、利润中的一个或几个变量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其他变量的变化。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关系。我们可以把这些复杂关系区分为两大类,即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1.函数关系(Function)函数关系是指客观现象之间确实存在的,且在数量上表现为确定性的,可以用数学表达式来描述的相互依存关系。在函数关系中,一个变量完全依赖于另一个变量,我们将这两个变量分别称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若用x,y分别表示自变量和因变量,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可用下式表示:y=f(x)例如,正方形的周长y和边长x存在y=4x的函数关系;当x的值发生变化时,y的值也随之发生变化;二者是一对一的关系:当已知x的值时,可通过关系式精确地得到y的值。一、相关关系概述第一节相关关系与回归分析
(一)相关关系的概念2.相关关系(Correlation)相关关系是指客观现象之间确实存在的,但在数量上表现为不确定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在相关关系中,一个变量不是完全依赖于另一个变量,它同时受其他变量的影响。若变量x与变量y间呈相关关系,则可用下式表示:y=f(x)+ε,式中:ε表示误差项,或者称为干扰项。比如,商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价格上升,销售量会随之下降。但价格上升幅度与销售量减少数量之间并不存在确定的数量关系。有时价格上升了,销售量反而有所增加。这是因为影响销售量的因素,除了价格之外,还有收入、个人爱好、季节等因素。也就是说价格和销售量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关系,但这种关系在数量上是不确定的。在相关关系中,现象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其中,把起着影响作用的现象称为自变量,把受自变量影响而发生变动的现象称为因变量。如对商品价格和销售量而言,价格是自变量,销售量是因变量。通常,用x表示自变量,用y表示因变量。但在相关关系中,有时现象之间只存在相互关系而并不一定存在因果关系。一、相关关系概述第一节相关关系与回归分析
(一)相关关系的概念3.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具有相关关系的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不确定,而具有函数关系的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是确定的。(2)联系:函数关系往往通过相关关系表现出来,相关关系也常常借助函数关系的方式进行研究。由于认识局限和测量误差等原因,确定性的函数关系在实际中往往表现为相关关系;反之,当人们对事物的内部规律了解得更深刻的时候,相关关系又可能转化为确定性的函数关系。一、相关关系概述第一节相关关系与回归分析
(二)相关关系的种类1.按现象相关因素的多少,划分为单相关与复相关单相关就是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相关关系,即两个现象的相关,例如投资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所研究的是一个变量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其他变量的相关关系,称为复相关。例如,某种商品的销售额与其价格水平和人们收入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2.按现象之间的相关方向,划分为正相关与负相关正相关(PositiveCorrelation)就是两个现象的变化方向一致,当一个现象的数量由小变大时,另一个现象的数量也相应由小变大,这种相关称为正相关。例如,职工的工资水平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负相关(NegativeCorrelation)就是两个现象的变化方向相反,当一个现象的数量由小变大时,另一个现象的数量相反地由大变小,这种相关称为负相关。例如,随着销售额的增加,流通费用率下降。一、相关关系概述第一节相关关系与回归分析
(二)相关关系的种类3.按现象之间相关的形式,划分为直线相关与曲线相关直线相关(LinearCorrelation)(也称线性相关)是指一个变量随另一个变量的变化发生比例大致相等的变动,例如居民家庭的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关系。曲线相关(CurveCorrelation)(也称非线性相关)是指一个变量随另一变量的变化发生比例不均等的变动。例如施肥量和亩产量的关系:在一定的数量界限内,当施肥量增加时,亩产量也相应地增加,体现为直线相关;当施肥量增加到一定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