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3年度岳阳现代服务职业学院单招《数学》试题预测试卷附答案详解【轻巧夺冠】.docx
文件大小:681.14 KB
总页数:25 页
更新时间:2025-07-01
总字数:约3.85千字
文档摘要

岳阳现代服务职业学院单招《数学》试题预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70分)

一、单选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2、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3、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依次拆分,分到最简公式。虽然B也可以,但是不是最简。

4、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cos60°=sin30°=1/2,结合选项即可得出答案.

5、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6、如图: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如图:

7、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8、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注意按照圆的标准方程,最后是+2的展现,半径为2,所以等号右面是2的平方,也就是4.

9、如图: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设点A的坐标为(x1,y1),点B的坐标为(x2,y2),则两点间的距离d=√((x2-x1)2+(y2-y1)2)。已知A(3,6),B(2,4),代入公式得d=√((2-3)2+(4-6)2)=√(1+4)=√5。因此,正确答案为B。

10、如图: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如图:

11、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12、某小组做“用频率估计概率”的试验时,统计了某一结果出现的频率,绘制了如图的折线统计图,则符合这一结果的试验最有可能的是()

A.在“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中,小明随机出的是“剪刀”

B.一副去掉大小王的普通扑克牌洗匀后,从中任抽一张牌的花色是红桃

C.暗箱中有1个红球和2个黄球,它们只有颜色上的区别,从中任取一球是黄球

D.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六面体骰子,向上的面点数是4

答案:D

解析:

13、点P(m+3,m+1)在直角坐标系的x轴上,则点Р坐标为()

A.(0,-2)

B.(2,O)

C.(4,O)

D.(0,-4)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点在坐标轴上的坐标特征。因为点P在x轴上,所以其纵坐标为0,即m+1=0,解得m=-1。将m=-1代入横坐标m+3中,可得m+3=2。所以点P的坐标为(2,0),应选B选项。

14、一个硬币连续抛掷三次,出现三次正面的概率是()

A.1/8

B.2/8

C.1/4

D.7/5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查概率计算。连续抛掷硬币,每次出现正面的概率是1/2。连续抛掷三次,每次都是独立事件。三次都出现正面的概率就是1/2×1/2×1/2=1/8,所以答案选A。

15、函数中根号下x+2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x-2

B.x≥-2

C.x≠-2

D.x≤-2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二次根式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在二次根式中,被开方数须大于等于0。对于根号下x+2,即x+2≥0,解得x≥-2。所以选项B正确,A选项未包含等于-2的情况,C选项不符合要求,D选项方向错误。

16、如图,在矩形ABCD中,E、F分别是CD、BC上的点,若∠AEF=90°,则一定有()

A.△ADE∽△AEF

B.△ECF∽△AEF

C.△ADE∽△ECF

D.△AEF∽△ABF

答案:C

解析: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标准有AAA(三角相等)、两边成比例,夹角相等。

C很明显是三角相等。AAA

17、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18、已知代数式x-2y的值是3,则代数式2x+1-4y值是______

A.3

B.7

C.-3

D.-7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代数式的变形与计算。由已知x-2y=3,2x+1-4y可变形为2(x-2y)+1。将x-2y=3代入,可得2×3+1=7。所以应选B选项,通过对代数式的合理变形和已知条件的代入,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9、如图:

A.A

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