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点样软板点样需很轻,否则固定相会粘到点样管下方。一根点样管只能点一种样品,否则有交叉污染。样品点直径应不超过3mm,距离薄层板底部约1cm,样品点之间间距约1~1.5cm,点样干燥后放入广口瓶,展开时薄层板底部浸入展开剂的高度约0.5cm。注意样品点决不能浸到展开剂中。展开剂离薄层板上缘约1cm时应停止走板,取出划线晾干。不可使展开剂走到板的尽头。板取出后要及时标记展开剂前沿,否则展开剂挥发后难以确定。第30页,共7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展开广口瓶底放一张滤纸广口瓶倒入展开剂的高度约为5mm点样干燥后簿板放入广口瓶,成15°角,盖好瓶盖广口瓶在展开时不能移动展开剂离薄层板上缘约1cm时应停止走板,取出划线晾干量出展开剂和样点移动的距离第31页,共7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显色及数据记录因各样品均有颜色,可直接观测,故本实验不需显色。每个样品均需记录Rf值,列表记录。Al2O3活性的测定参照书p.69表2-9,需对照表格数据确定实验所用板(包括软板和硬板)的活性级别。第32页,共7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思考题1.展开剂的高度超过点样线,对薄层色谱有什么影响?2.如何利用Rf值来鉴定化合物?3.为什么极性大的组分要用极性较大的溶剂洗脱?第33页,共7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实验三、四正溴丁烷的制备第34页,共7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目的和要求了解由醇制备正溴丁烷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回流和有害气体吸收装置的安装和操作。掌握阿贝折光仪的操作方法。巩固分液漏斗的使用、液体化合物的干燥、蒸馏等基本操作。第35页,共7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实验原理主反应:实验中正溴丁烷是由正丁醇与溴化钠、浓硫酸共热而制得副反应:第36页,共7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实验原理溴化氢的来源:反应机理:第37页,共7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实验用试剂正丁醇,7.4g(9.2mL,0.1mol)溴化钠,13g(0.13mol)浓硫酸,18mL无水氯化钙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第38页,共7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实验装置回流装置气体吸收装置蒸馏装置分液装置第39页,共7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实验步骤24mL硫酸+9.2mL正丁醇+13gNaBr+磁子放入100mL(或50mL)圆底烧瓶(不能带水)电热套回流(连有毒气体吸收漏斗,吸收液NaOH稀溶液)回流温度大约120℃(微沸),以达到2/3球形管蒸气注意溴化氢吸收装置,玻璃漏斗不要浸入水中,防止倒吸回流半小时后改用蒸馏,用弯管,接受瓶用锥形瓶,蒸馏完毕判断用表面皿盛水,接蒸出液,分层有油继续,不分层表明油已蒸完,得粗产品正溴丁烷第40页,共7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实验步骤第41页,共7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实验步骤产物折光率:1.4401密度:1.2758g/mL第42页,共7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实验步骤粗产品倒入分液漏斗,加5mL浓硫酸,分出下层,留上层(硫酸液1.84,C4H9Br1.28)上层加10mL水,分液得下层倒入烧杯,上层从上口倒出下层加10mLNaHCO3,分液的下层(1.10)下层加10mL水,分液得下层加无水CaCl2颗粒半勺,棉花塞住漏斗口,玻棒挤压,过滤到量筒得体积数第43页,共7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注意事项稀释浓硫酸时要缓慢并保持振摇,投料时应严格按顺序,投料后,一定要混合均匀。反应时,保持回流平稳进行,导气管末端的漏斗不可全部浸入吸收液,防止倒吸。水汽蒸馏完毕后应及时洗净蒸馏装置置烘箱,以备最后的产品蒸馏。洗涤粗产物时,注意正确判断哪一层是有机层。干燥剂不可在空气中暴露太久,否则会吸水。干燥剂用量应合理。最后蒸馏的所有装置须清洁干燥,防止再污染。第44页,共7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思考题1、反应后的粗产物中含有哪些杂质?各步洗涤的目的何在?2、用分液漏斗洗涤产物时,正溴丁烷时而在上层,时而在下层,若不知道产物的密度,可用什么简便的方法加以判断?3、正溴丁烷必须蒸完,否则会影响产率,可以从哪些方面判断正溴丁烷已经蒸完?第45页,共7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实验五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制备第46页,共7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实验目的掌握由苯甲醛制备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原理和方法,从而加深对Cannizzaro反应的认识。进一步熟练巩固熔点、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