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基础神经反射检查
一浅反射角膜反射反射弧:三叉神经眼支→脑桥→面神经核→眼轮匝肌作出反应临床意义:①直接与间接角膜反射皆消失→见于受刺激侧三叉神经病变(传入障碍)②直接反射消失,间接反射存在,见于受刺激侧面神经瘫痪(传出障碍)③直接反射存在,间接反射消失,为受刺激对侧面神经瘫痪。④角膜反射完全消失:见于深昏迷病人。
一浅反射角膜反射
一浅反射2腹壁反射方法:病人仰卧,两下肢稍屈,腹壁放松,然后用火柴杆或钝头竹签按上、中、下三个部位由外向内轻划腹壁皮肤。反应:受刺激得部位可见腹壁肌收缩反射弧:脊髓感觉神经→大脑皮质→脊髓运动神经→腹部肌肉
一浅反射临床意义:①上部腹壁反射消失—病损定位于胸髓7~8节中部腹壁反射消失—病损定位于胸髓9~10节下部腹壁反射消失—病损定位于胸髓11~12节②双侧上、中、下腹壁反射消失—见于昏迷或急性腹膜炎患者。肥胖、老年人,经产妇由于腹壁过松也可出现腹壁反射减弱或消失。③一侧腹壁反射消失见于同侧锥体束病损。
一浅反射腹壁反射
一浅反射3、提睾反射:方法:用火柴杆或钝头竹签由下向上轻划股内侧上方皮肤,可引起同侧提睾肌收缩,睾丸上提。反射弧类似腹壁反射,效应器为提睾肌临床意义:①双侧反射消失见于:腰髓1~2节病损。②一侧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锥体束损害、老年人及局部病变(腹股沟疝、阴囊水肿、睾丸炎)。
二深反射概念:刺激骨膜、肌腱引起得反应,通过深部感觉器完成,故称深反射,又称腱反射。感受器:骨膜、肌腱得深部感受器脊髓感觉神经→脊髓→脊髓运动神经→骨骼肌锥体束受损出现深反射亢进
二深反射1、肱二头肌反射:医师以左手托扶病人屈曲得肘部,并将拇指置于肱二头肌肌腱上,然后以叩诊锤叩击拇指,正常反应为肱二头肌收缩,前臂快速屈曲。反射中枢在颈髓5~6节。
二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
二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继续保持安静
二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
二深反射2、肱三头肌反射(tricepsreflex):医师以左手托扶病人得肘部,嘱病人肘部屈曲,然后以叩诊锤直接叩击鹰嘴突上方得肱三头肌肌腱,反应为肱三头肌收缩,前臂伸展。反射中枢在颈髓7~8节。
二深反射肱三头肌反射
二深反射肱三头肌反射
二深反射3、桡骨骨膜反射:医生左手轻托腕部,并使腕关节自然下垂,然后以叩诊锤轻叩桡骨茎突,正常反应为前臂旋前,屈肘。反射中枢在颈髓5~6节。
二深反射桡骨膜反射
二深反射桡骨膜反射
二深反射4、膝反射:坐位检查时,小腿完全松驰,自然悬垂。卧位时医师用左手在腘窝处托起两下肢,使髋、膝关节稍屈、用右手持叩诊锤叩击髌骨下方得股四头肌腱。正常反应为小腿伸展。反射中枢在L2-4。
二深反射膝反射
二深反射5、跟腱反射(踝反射):方法:仰卧、髋、膝关节屈曲、下肢外旋外展位,医生用左手托病人足掌,使足呈过伸位,然后以叩诊锤叩击跟腱。反应为腓肠肌收缩,足向跖面屈曲。反射中枢骶髓1-2节
二深反射跟腱反射
二深反射跟腱反射
二深反射临床意义:①深反射得减弱或消失多为器质性病变,如末梢神经炎,神经根炎,脊髓前角灰质炎。②深反射亢进见于锥体束得病变,如急性脑血管病、急性脊髓炎休克期过后等。当锥体束受损时,浅反射因反射弧中断而出现减弱或消失,深反射因失去上运动神经元得抑制而出现亢进得现象,称为反射分离现象。
三病理反射锥体束病损时,失去了对脊髓得抑制功能而释放出得足和趾背伸得反射,1岁半得婴幼儿由于锥体束尚未发育完善,可以出现上述反射现象。成人出现为病理反射。
三病理反射1、Babinski征:病人仰卧,髋及膝关节伸直,医生手持病人踝部,用钝头竹签由后向前划足底外側,划至拇趾侧,阳性反应为拇趾背屈,其她四趾呈扇形展开。见于锥体束损害。
三病理反射Babinski征
三病理反射Babinski征
三病理反射Babinski征
三病理反射2、Oppenheim征:拇指及示指沿病人胫骨前缘用力由上向下滑压,阳性同Babinski征。
三病理反射Oppenheim征
三病理反射3、Gordon:拇指和其她四指分置腓肠肌部位,以适度得力量捏,阳性同babinski征。
三病理反射Gordon征
三病理反射4、Chaddock征:竹签在外踝下方由后向前划至趾跖关节处为止,阳性同babinski征。
三病理反射Chaddock征
三病理反射Chaddock征
三病理反射5、Hoffmann征:医生左手持病人腕关节。右手中指及示指夹持病人中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