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考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牙体缺损修复后如因创伤等而造成急性牙周炎时会出现
A、过敏性痛
B、自发性痛
C、咬合痛
D、龈炎
E、修复体松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牙体缺损修复时如原有根尖周病未彻底治疗,牙体缺损修复后如因创伤等而造成急性牙周炎时会出现牙齿咬合痛。
2.牙磨损导致的病理变化有
A、在牙本质暴露部分形成死区或透明层
B、髓腔内相当于牙本质露出的部分形成修复性牙本质
C、牙髓发生营养不良变化
D、随着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牙髓腔的体积逐渐缩小
E、以上均正确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牙磨损可导致的病理变化包括有:牙髓发生营养不良变化;在牙本质暴露部分形成死区或透明层;髓腔内相当于牙本质露出的部分形成修复性牙本质;随着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牙髓腔的体积逐渐缩小。
3.简化口腔卫生指数是检查有代表性的六颗牙,即
A、16,11,26,31的唇(颊)面及36,46的舌面
B、16,11,26,31的舌(腭)面及36,46的唇(颊)面
C、16,11,26,31的唇(颊)舌面及36,46的颊舌面
D、16,11,24,31的唇(颊)面及36,44的舌面
E、16,21,26,41的舌(腭)面及36,46的唇(颊)面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简化口腔卫生指数是检查有代表性的六颗牙,即16,11,26,31的唇(颊)面及36,46的舌面。
4.关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炎性疾病类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由开口过大或外伤引起滑膜或关节囊的急性炎症
B、由牙合因素引起滑膜或关节囊的慢性炎症
C、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D、关节结构紊乱病、骨关节病可继发或并发滑膜炎
E、急性炎症治疗及时可以痊愈,慢性炎症常常反复发作,疾病迁延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炎性疾病类疼痛位于髁突后方,该处有明显压痛,但不红肿;而翼外肌痉挛主要是疼痛和开口受限,在翼外肌相应面部相当于下关穴处和上颌结节后上方有压痛,但不红肿。
5.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已大部分完成的组织器官有
A、颅底骨
B、髁突
C、下颌骨升支
D、上、下颌牙槽骨
E、上颌骨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颅底骨的生长发育型属于神经系统型(Ⅱ型)。在6岁左右时,大体上就已经完成了90%的生长发育。其余四项均属于一般型(I型)。
6.作覆盖义齿修复时覆盖基牙的要求哪项不正确
A、覆盖基牙的数目为单颌2~4个
B、覆盖基牙最好分散在牙弓的两侧
C、覆盖基牙通常应作完善的根管治疗
D、义齿基托应与覆盖基牙表面紧密接触
E、覆盖基牙长度可在龈上0~8mm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作覆盖义齿修复时,覆盖基牙的数目为单颌2~4个,覆盖基牙长度可在龈上0~8mm,覆盖基牙最好分散在牙弓的两侧,义齿基托不应与覆盖基牙表面紧密接触,覆盖基牙通常应作完善的根管治疗。
7.患者,女,17岁,颊部外形发育不良,口唇闭合时口腔周围肌肉呈现紧张状态,面下1/3高度偏大,开(牙合)5mm,覆盖8mm,磨牙呈现完全的Ⅱ类咬合关系,上下颌前牙拥挤明显,前牙开(牙合),左右上中切牙唇侧扭转,左右上侧切牙完全腭侧错位,左右上尖牙低位唇向错位,ANB7°,四颗第三磨牙牙胚存在,位置正常。此患者的错(牙合)类型是
A、安氏Ⅱ类错(牙合)
B、牙列拥挤
C、安氏Ⅲ类错(牙合)
D、开(牙合)
E、安氏Ⅱ类错(牙合)伴有上颌前突及牙列高度拥挤
正确答案:E
8.张口受限是
A、眶下间隙感染主要表现
B、咬肌间隙感染主要表现
C、翼下颌间隙感染主要表现
D、颌下间隙感染主要表现
E、口底蜂窝织炎主要表现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咬肌间隙感染主要表现以嚼肌为中心的急性炎性红肿、跳痛、压痛,张口明显受限。
9.患者全口义齿戴牙后出现磨牙区咬舌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A、上颌人工牙排列过分偏向舌侧
B、上下颌人工后牙覆盖过小
C、下颌义齿舌侧基托太厚
D、磨牙后垫覆盖不足
E、基托边缘过长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患者全口义齿戴牙后出现磨牙区咬舌现象,上下颌人工后牙覆盖过小是其可能的原因。
10.邻面去釉矫治去釉的牙齿一般为
A、切牙
B、切牙+尖牙
C、切牙+尖牙+前磨牙
D、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
E、前磨牙十磨牙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邻面去釉矫治去釉的牙齿一般为切牙+尖牙+前磨牙。
11.男性,60岁。右侧鼻翼有一个深棕色结节7年。近2周出现疼痛并长大。检查见:结节1cm3大小,表面有破溃,深棕色,周围皮肤出现多个黑色点状小结节。最可能的临床诊断为
A、皮内痣恶变
B、复合痣恶变
C、交界痣恶变
D、毛痣恶变
E、雀斑样色素痣恶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交界痣恶变可表现为表面有破溃,深棕色,周围皮肤出现多个黑色点状小结节。
12.女性,52岁。右侧后牙冷水刷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