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模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关于切牙孔解剖位置的描述,错误的是()。
A、左右尖牙连线与腭中线的交点
B、硬腭中线前、中1/3交点
C、表面菱形腭乳头覆盖
D、前牙缺失以唇系带为准
E、前牙缺失在牙槽嵴正中间向后0.5cm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切牙孔表面黏膜隆起为腭乳头,也称切牙乳头,前牙缺失以切牙孔为基准。
2.关于酶竞争性抑制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
B、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底物结合部位
C、增加底物浓度也不能达到最大反应速度
D、当抑制剂存在时Km值变大
E、抑制剂与酶非共价结合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AB两项,竞争性抑制剂的结构与底物相似,能与底物竞争酶的结合位点,所以称竞争性抑制作用。CD两项,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结合位点的能力取决于两者的浓度。如抑制剂浓度恒定,底物浓度低时,抑制作用最为明显。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酶-底物复合物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减弱。当底物浓度远远大于抑制剂浓度时,几乎所有的酶均被底物夺取,此时,酶促反应的Vmax不变,但Km值变大。E项,竞争性抑制属于可逆性抑制,抑制剂以非共价键与酶或中间复合物发生可逆性结合。
3.龈谷的组织学特点是()。
A、覆盖无角化上皮
B、上皮钉突数量少
C、无炎细胞浸润
D、含有黏膜下层
E、含有颗粒层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龈谷上皮为薄的无角化上皮,有上皮钉突,由于解剖的关系,容易集聚细菌而发生牙龈炎。
4.下列对绿脓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作用最强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
A、卡那霉素
B、庆大霉素
C、阿米卡星
D、妥布霉素
E、链霉素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妥布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是庆大霉素的2~5倍,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对绿脓杆菌作用最强的抗生素,适合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各种感染。
5.釉质无机盐占总重量的百分比是()。
A、98%
B、90%
C、95%
D、96%~97%
E、86%
正确答案:D
6.下列哪项不是牙本质龋引起的牙髓改变?()
A、牙髓变性
B、牙髓脓肿
C、牙髓坏死
D、修复性牙本质
E、牙体吸收
正确答案:E
7.牙隐裂线不明显时常采用的检查方法()。
A、冷热诊
B、电活力检测
C、碘酊染色
D、探诊
E、咬诊
正确答案:C
8.婴儿期计划免疫,正确的接种时间是()。
A、脊髓灰质炎疫苗2个月以上
B、卡介苗2~3个月
C、麻疹疫苗4~5个月
D、牛痘6~8个月
E、乙型脑炎疫苗9~10个月
正确答案:A
9.顽固性根尖周病变和窦道经久不愈,可与哪种细菌感染有关?()
A、牙髓卟啉单胞菌
B、放线菌
C、普氏菌
D、变形链球菌
E、具核梭杆菌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所有放线菌均能发酵葡萄糖产酸,主要产生乳酸,少量乙酸和琥珀酸等。在动物试验中证实,接种黏性放线菌和内氏放线菌后,可在实验动物中造成根部龋、窝沟龋和牙周组织破坏。在体外,一些放线菌表面菌毛对牙面特别是根面有很高的亲和力,促进牙菌斑的形成。因此顽固性根尖周病变和窦道经久不愈最有可能与放线菌有关。
10.外形高点位于中1/3处的是()。
A、切牙唇侧
B、切牙舌侧
C、尖牙舌侧
D、磨牙舌侧
E、尖牙颊侧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A项,切牙唇面的外形高点在颈1/3;B项,切牙舌侧的外形高点位于舌隆突处;C项,尖牙舌侧在切1/3较突;D项,磨牙舌侧外形高点在中1/3;E项,尖牙颊侧外形高点在中1/3和颈1/3交界处的唇轴嵴上。因此答案选D。
1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体内的无机催化剂
B、催化活性都需要特异的辅酶
C、对底物都有绝对专一性
D、能显著地降低反应活化能
E、在体内发挥催化作用时,不受任何调控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它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①酶能显著地降低反应活化能,具有高度的催化能力;②每种酶均选择性地催化一种或一组类似化合物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具有高度的催化专一性;③酶是蛋白质,其空间结构可受到各种理化因素的影响以致改变酶的催化活性,所以酶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④酶的催化作用是受调控的。
12.牙槽骨吸收处的Howship陷窝内的细胞是()。
A、破骨细胞
B、成牙骨质细胞
C、成纤维细胞
D、间质细胞
E、未分化间质细胞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破骨细胞是骨吸收的主要功能细胞,在骨发育、生长、修复、重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破骨细胞起源于血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是一种特殊的终末分化细胞,它可由其单核前体细胞通过多种方式融合形成巨大的多核细胞,位于牙槽骨处的Howship陷窝内。
13.温度刺激出现疼痛,但刺激去除后疼痛即可消失,可能为()。
A、牙髓正常
B、慢性牙髓炎
C、牙髓钙化
D、可复性牙髓炎
E、牙髓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