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合成血红素的原料是()。
A、乙酰CoA、甘氨酸、Fe2+
B、琥珀酰CoA、甘氨酸、Fe2+
C、乙酰CoA、甘氨酸、Fe2+
D、丙氨酰CoA、组氨酸、Fe2+
E、草酰CoA、丙氨酸、Fe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合成血红素的原料为:甘氨酸、琥珀酰CoA和Fe2+。红细胞中最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约占其湿重的32%、干重的97%。血红蛋白是由珠蛋白与血红素结合而成。血红素不仅是Hb的辅基,也是肌红蛋白、细胞色素、过氧化物酶等的辅基。
2.急性骨膜下脓肿患者典型的症状是()。
A、患牙Ⅲ度松动、叩痛(+++)
B、根尖部龈红肿、牙龈红肿、扪痛
C、区域淋巴结肿大压痛
D、移行沟变平,深部波动感
E、相应面部软组织反应性水肿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急性骨膜下脓肿患者典型的症状是牙龈红肿移行沟变平,有明显的压痛,扪诊深部波动感,患牙所属区域的淋巴结可出现肿大和扪痛。
3.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可直接被磷酸化的物质是()。
A、CDP
B、ADP
C、GDP
D、TDP
E、UDP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呼吸链电子传递的氧化过程与ADP磷酸化生成ATP相偶联的过程称氧化磷酸化。ATP合酶是由多个亚基组成的复合体,是生物体能量代谢的关键酶。ATP合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可催化ADP磷酸化生成ATP。
4.眶下神经阻滞麻醉口外注射法进针的方向是()。
A、下后外
B、上后内
C、上后外
D、上外
E、下后内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口外注射法注射时用左手示指扪到眶下缘,右手持注射器,注射针自同侧鼻翼旁约1cm处刺入皮肤,使注射针与皮肤成45°角,向上、后、外进针约1.5cm,可直接刺入眶下孔,有时针尖抵触骨面不能进入眶下孔,可注入少量麻药,使局部无痛,然后移动针尖探寻眶下孔,直到其进入眶下孔内,随即注射麻药1ml。注意注射针进入眶下管不可过深,以免伤及眼球。
5.涎腺多形性腺瘤之所以称为混合瘤是因为()。
A、肿瘤内腺上皮细胞的核型多样化
B、此肿瘤多为良性,但少数可恶变
C、肿瘤的临床表现多样化
D、肿瘤内既有涎腺上皮,又有黏液或软骨样组织
E、肿瘤内既有涎腺上皮,又有鳞状上皮及柱状上皮
正确答案:D
6.男性,50岁,右下1为桩冠修复,戴入1年后发生桩冠折断,最可能的原因是根桩()。
A、锥度过小
B、过细
C、与根管壁不密合
D、松动
E、长度不够
正确答案:B
7.慢性涎腺炎的基本病变不包括()。
A、腺导管上皮增生
B、胶原纤维增生
C、导管上皮可鳞状化生
D、有时可形成淋巴滤泡
E、腺泡增生
正确答案:E
8.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24小时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
A、心力衰竭
B、心源性休克
C、心律失常
D、心脏破裂
E、肺栓塞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各种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室颤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人院前的主要死因。
9.符合下颌第一乳磨牙特点的是()。
A、○面似以近中缘为底的三角形
B、颊面远中缘长于近中缘
C、近中颊颈嵴特别突出
D、颊面似以远中缘为底的三角形
E、牙根细长,分叉度小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下颌第一乳磨牙牙冠形态不似任何恒牙,界面虽为四边形,但近中缘长且直,远中缘特短而突。近中颊尖大于远中颊尖,近中颈嵴最突。○面为不规则的四边形,其近中边缘嵴特短。牙根细长,分叉较大。
10.按新九分法计算烧伤面积躯干和会阴占全身面积的()。
A、27%
B、30%
C、25%
D、32%
E、35%
正确答案:A
11.关于牙骨质不正确的是()。
A、有穿通纤维
B、无哈佛管
C、无血管
D、无细胞
E、无神经
正确答案:D
12.根尖肉芽肿的上皮主要来源于()。
A、缩余釉上皮
B、Malassez上皮剩余
C、牙龈上皮
D、牙板上皮
E、腺上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尖肉芽肿可见增生的上皮团或上皮条索,相互交织成网状,这些上皮来源于Malassez上皮剩余。
13.男,11岁,主诉:右下后牙自发性,阵痛一个月。检查右下5○面中央牙本质颈状缺损,探诊(-),叩诊(+++),牙松动度Ⅱ°,移行沟变浅,牙周膜增宽处理为()。
A、根管治疗
B、牙髓切断术
C、根尖诱导成形术
D、拔除患牙
E、行松牙固定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右下5诊断为急性根尖周炎,病因是畸形中央尖折断。患者年龄11岁,牙根尚未发育完全,因此需行根尖诱导成形术促进牙根发育。
14.细胞外液中主要的阳离子是()。
A、K+
B、Na+
C、Ca2+
D、Mg2+
E、Fe2+
正确答案:B
15.牙发育时的上皮根鞘()。
A、由内釉上皮和外釉上皮构成
B、由内釉上皮和星网状层细胞构成
C、由内釉上皮、中间层和外釉上皮构成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