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浅Ⅱ度烧伤创面特征是()。
A、局部红肿
B、局部水泡
C、红白相间
D、可见网状栓塞血管
E、焦黄无水泡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烧伤各个分级的特征Ⅰ度烧伤仅伤及表皮浅层,表面红斑状。浅Ⅱ度伤及真皮的生发层,真皮乳头层。局部水泡形成。深Ⅱ度伤及皮肤的真皮层,介于浅Ⅱ度和Ⅲ度之间。Ⅲ度是全皮层烧伤甚至达到皮下,肌肉骨骼,无水泡,呈蜡白或焦黄甚至炭化。
2.上皮基层下疱常见于()。
A、红斑
B、白斑
C、红斑狼疮
D、天疱疮
E、类天疱疮
正确答案:E
3.成熟釉质中的有机物不足()。
A、1%
B、2%
C、4%
D、3%
E、5%
正确答案:A
4.腺样囊腺癌的细胞成分主要是()。
A、导管内衬上皮和肌上皮细胞
B、肌上皮细胞和纤维细胞
C、鳞状细胞和肌上皮细胞
D、粘液细胞和导管内衬上皮细胞
E、粘液细胞和软骨样细胞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腺样囊腺癌的肿瘤细胞有两型,即导管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
5.用复合树脂修复的窝洞预备洞斜面的目的是()。
A、提高抗力性
B、去除悬釉
C、增加树脂的聚合收缩
D、减小树脂的聚合收缩
E、增加粘结面积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复合树脂通过粘结技术黏附到窝洞内,因此复合树脂修复洞缘釉质壁应制成斜面可增加酸蚀、粘接面积,增加固位力,减少洞缘的微渗漏和变色,以获得更好的美观效果。
6.内囊出血所致的对侧肢体运动障碍(偏瘫),主要是损伤了()。
A、皮质脊髓束
B、皮质红核束
C、顶枕颞桥束
D、皮质核束
E、额桥束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内囊后肢有皮质脊髓束、丘脑辐射和视放射及听放射,其损伤时表现为三偏征对侧肢体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及同向性偏盲。
7.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上岗时必须佩带()。
A、载有本人姓名、职务或者职称的标牌
B、载有本人姓名、职称及科室的标牌
C、载有本人姓名、性别和年龄的标牌
D、载有本人姓名、专业和职务的标牌
E、载有本人姓名、年龄和专业的标牌
正确答案:A
8.目前我国医学伦理学主要的研究方向是()。
A、医学实践中的道德问题
B、临床医学问题
C、生命科学的发展
D、公民道德问题
E、公共道德的学说和体系
正确答案:A
9.当双端固定桥两端固位力不相等时会引起()。
A、一端基牙松动
B、一端基牙下沉
C、一端固位体磨耗
D、一端固位体松动
E、整个固定桥变形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两端固位体的固位力相差悬殊,受到两端基牙运动的相互影响,可使固定桥松动、脱落。
10.卡环的颊舌臂之间应有()。
A、附着力
B、交叉作用
C、协调作用
D、交互对抗作用
E、吸附力
正确答案:D
11.为了在短时间内了解某市人群口腔健康状况,并估计在该人群中开展口腔保健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检查有代表性的指数年龄组(5、12、15、35~44、65~74岁)人群的调查方法为()。
A、预调查
B、试点调查
C、捷径调查
D、普查
E、抽样调查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捷径调查是WHO推荐的调查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在较短时间内了解某群体口腔健康状况,并估计在该群体中开展口腔保健工作所需的人力和物力。由于这种方法只查有代表性的指数年龄组的人群(5、12、15、35~44、65~74岁),因此,这种方法经济实用,节省时间和人力,故称为捷径调查。
12.2003年检查某班13岁学生50名,其中患龋病者30名,3年后再对这50名学生检查,发现其中10名学生有新的龋损,则这班学生3年的龋病发病率为()。
A、20%
B、30%
C、40%
D、50%
E、6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龋病发病率通常是指至少在1年时间内,某人群新发生龋病的频率。龋病发病率=新发生龋的人数/受检人数×100%=10/50×100%=20%,因此答案选A。
13.关于原核RNA聚合酶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RNA聚合酶有3种
B、由4个亚基组成的复合物
C、全酶中包括一个δ因子
D、全酶中包括两个ω因子
E、全酶中包括一个α因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催化转录作用的RNA聚合酶(RNApol)全称为DNA指导的RNA聚合酶。原核生物RNApol高度保守,在组成和功能上都很相似。原核RNApol全酶由5种亚基组成,即α2ββ′ωδ。
14.关于唇,腭裂的流行病学特点不包括()。
A、唇裂常与腭裂伴发
B、目前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C、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畸形
D、右侧多于左侧
E、男性多于女性
正确答案:D
15.龈上边缘的主要优点是()。
A、边缘密合
B、美观
C、牙周刺激小
D、不宜菌斑附着
E、适宜于老年患者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一般而言,考虑修复体边缘位置时应尽可能设计龈上边缘,这是因为龈上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