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主要病理改变是()。
A、骨小梁呈“C”或“V”形状
B、纤维结缔组织替代骨组织
C、骨小梁周边出现较多的成骨细胞
D、纤维结缔组织充满骨髓腔
E、骨小梁排列紊乱
正确答案:B
2.乳酸循环所需的NADH主要来自()。
A、三羧酸循环过程中产生的NADH
B、脂酸β-氧化过程中产生的NADH
C、糖酵解过程中3-磷酸甘油醛脱氢产生的NADH
D、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的NADPH经转氢生成的NADH
E、谷氨酸脱氢产生的NADH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氧供应不足或利用障碍时,糖酵解生成的丙酮酸在胞质中还原生成乳酸,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3-二磷酸甘油酸,生成1分子NADH+H+和含有一个高能磷酸键的1,3-二磷酸甘油酸,丙酮酸接受在上述反应生成的NADH+H+,还原为乳酸。反应可逆。
3.咀嚼效率是指()。
A、在一定时间内咀嚼磨细食物的数量
B、咀嚼磨细一定量食物所需的时间
C、在一定时间内的食物咀嚼磨细的程度
D、在一定时间内对定量食物咀嚼磨细的程度
E、咀嚼磨细食物的能力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机体在一定时间内,对定量食物咀嚼磨细的程度,称为咀嚼效率。咀嚼效率是咀嚼作用的实际效果,也是衡量咀嚼能力大小的一个重要生理指标。
4.婚前医学检查,对确诊患有严重遗传病不宜生育者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不能结婚
B、可以结婚,但需要采取长效避孕措施或者实施结扎手术
C、可以结婚,但需提交书面声明,保证不生育
D、可以结婚,但必须符合晚婚规定
E、《婚姻法》未明确规定禁止结婚的,可以结婚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母婴保健法》规定,经婚前医学检查,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出具婚前医学检查证明,并提出医学意见:①患指定传染病在传染期内或有关精神病在发病期内,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暂缓结婚;②对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宜生育的严重遗传性疾病的,医师应当说明情况,提出医学意见,经男女双方同意,采取长期避孕措施或施行结扎手术后可以结婚。婚姻法规定禁止结婚的除外。
5.涎腺炎的主要感染途径是()。
A、逆行性感染
B、损伤性感染
C、淋巴源性感染
D、邻近组织感染蔓延
E、血源性感染
正确答案:A
6.在Ⅰ型超敏反应中具有重要负反馈调节作用的细胞是()。
A、嗜中性粒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单核吞噬细胞
E、肥大细胞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参与Ⅰ型超敏反应。嗜酸性粒细胞在Ⅰ型超敏反应中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在Ⅰ型超敏反应发生过程中,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可释放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局部聚集。嗜酸性粒细胞通过释放组胺酶灭活组织胺,释放芳基硫酸酯酶灭活血小板活化因子,同时也可直接吞噬和破坏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出的颗粒,从而下调Ⅰ型超敏反应。近年来研究发现,嗜酸性粒细胞被某些细胞因子,如IL-3、IL-5、GM-CSF或PAF活化后,亦可表达高亲和力的IgEFc受体,引发脱颗粒,参与Ⅰ型超敏反应晚期相的形成和维持。
7.下列哪一项不是疣状癌的临床病理表现?()
A、生长方式为局部推进,生长缓慢
B、高分化角化上皮以外生性过度增生为主
C、细胞轻度异型,结缔组织内炎症反应明显
D、下唇多见
E、转移发生在早期
正确答案:E
8.下颌基托后缘应止于()。
A、磨牙后垫前缘
B、磨牙后垫的前1/3~1/2
C、磨牙后垫的前1/2~2/3
D、磨牙后垫的2/3到后缘
E、磨牙后垫后缘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基托上颌后缘应止于硬软腭交界处的软腭上,并伸展到翼上颌切迹,下颌后缘应止于磨牙后垫的前1/3~1/2处。
9.患者,女,36岁,开口困难伴疼痛一个月,检查:自然开口30mm,被动开口30mm,开口偏向患侧,诊断为()。
A、关节盘附着松弛
B、关节盘后区损伤
C、不可复性盘前移位
D、翼外肌功能亢进
E、可复性盘前移位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患者开口受限,且自然开口度与被动开口度一致,表明患者不存在关节内可复性病变,因此ABDE四项错误。C项,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属于不可复性疾病,符合患者临床症状,因此答案选C。
10.下列氨基酸中能转化生成儿茶酚胺的是()。
A、天冬氨酸
B、色氨酸
C、酪氨酸
D、脯氨酸
E、蛋氨酸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酪氨酸经羟化酶催化加上羟基形成多巴,再经多巴脱羧酶脱去CO2;形成多巴胺(含邻苯二酚的胺),即儿茶酚胺。
11.罩牙本质中的胶原()。
A、由成牙本质细胞分泌
B、形成的胶原纤维比较纤细
C、属于Ⅲ型胶原
D、由牙乳头细胞分泌
E、所构成的纤维与牙本质小管垂直
正确答案:A
12.链激酶属于()。
A、促凝血药
B、纤维蛋白溶解药
C、抗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