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考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属于TMD致病因素中咬合因素的为
A、第三磨牙伸长
B、保守治疗
C、关节内注射硬化剂
D、夜磨牙
E、手术治疗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症(TMD)致病因素中咬合因素如牙尖过高、牙齿过度磨损、磨牙缺失过多、不良的假牙、颌间距离过低等。咬合关系的紊乱,可破坏关节内部结构间功能的平衡,促使本症的发生。
2.关于颌骨矫形力作用时间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患者每天戴头具8小时
B、患者每天戴头具10小时
C、患者每天戴头具18小时
D、患者每天戴头具24小时
E、患者每天戴头具14小时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关于颌骨矫形力作用时间患者每天戴头具14小时。
3.牙髓切断术后潜在的并发症包括
A、根管钙化
B、根管钙化、根折
C、根管钙化、根折、内吸收
D、根管钙化、内吸收及牙髓坏死
E、根管钙化、根折、内吸收、牙髓坏死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管钙化、内吸收及牙髓坏死是牙髓切断术后潜在的并发症。
4.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未大部分完成的组织器官有
A、脑
B、脊神经系统
C、前颅底
D、后颅底
E、腭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学龄前儿童,腭是生长发育未大部分完成的组织器官。
5.前颅底平面指的是
A、OP
B、FH
C、Ba-N
D、SN
E、MP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前颅底平面指的是SN。
6.患者男性,32岁,6天前感冒后出现左下后牙区胀痛,进食、吞咽时加重。昨日起出现局部自发性跳痛,开口受限,低热,头痛。检查可见:左下颌角区颊部稍肿胀,无压痛,开口度两指,左下第三磨牙近中阻生牙龈红肿充血,挤压可见远中盲袋内少量脓液溢出,颊侧前庭沟丰满、充血,压痛明显、叩诊(-),无松动,咽侧壁稍充血,无压痛。此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好转,仅有远中牙龈轻度压痛,此时应
A、龈切消除盲袋
B、局部冲洗上药
C、拔除患牙
D、口服抗生素继续消炎
E、锻炼身体提高抵抗力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据患者症状,体征,诊断应做的是拔除患牙。
7.局部涂氟所用氟化钠溶液的浓度为
A、2%
B、1.5%
C、5%
D、8%
E、0.5%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局部涂氟所用氟化钠溶液的浓度为2%。
8.下列情况可选用悬空式桥体的是
A、下颌第一磨牙缺失,牙槽嵴丰满
B、下颌第一磨牙缺失,牙槽嵴吸收明显
C、上颌中切牙缺失,牙槽嵴丰满
D、上颌中切牙缺失,牙槽嵴吸收明显
E、上颌第一双尖牙缺失,咬合较紧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下颌第一磨牙缺失,牙槽嵴吸收明显时可选用悬空式桥体。
9.Suprenumerarytooth最常见于
A、磨牙区
B、前磨牙区
C、尖牙区
D、侧切牙区
E、上中切牙区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多生牙常见部依次为上中切牙之间、侧切牙区、前磨牙区,有时也出现第四磨牙。
10.X线照片显示髓腔消失,界限不清,甚至根管不清,则多是
A、髓腔钙化
B、髓腔根管钙化
C、髓石
D、投照条件不良所致
E、伪影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髓腔根管钙化在X线片上可见髓腔消失,界限不清,甚至根管不清。
11.对于导致扭转牙复发最有可能的是
A、牙槽嵴组
B、水平组
C、斜行组
D、根尖组
E、根间组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对于导致扭转牙复发最有可能的是牙槽嵴组,其功能是将牙齿向牙槽窝内牵引,对抗侧方力量,保持牙齿直立。
12.双端固定桥两端基牙的固位体条件不同,一端基牙固位体作用稳定,另一端基牙固位体固位力差时,受到颊舌向不均衡的力作用时,受力基牙不会产生
A、第一类杠杆作用
B、第二类杠杆作用
C、第一、第二类杠杆联合作用
D、第三类杠杆作用
E、第一、第三类杠杆联合作用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若固定桥两端基牙稳固,固位体的固位力良好,当固定桥受到均衡的舌向或颊向耠力时,则两基牙受第一类杠杆作用形成颊侧或舌侧旋转运动,其支点线位于两基牙根尖1/3与中1/3交界的连接上。此时,固定桥能保持较好的固位。故当双端固定桥两端基牙的固位体条件不同,一端基牙固位体作用稳定,另一端基牙固位体固位力差时,受到颊舌向不均衡的力作用时,受力基牙不会产生第一类杠杆作用。
13.下列除哪项外适应作嵌体修复
A、涉及牙尖、切角的严重缺损
B、恢复低牙合牙的咬合关系
C、牙合面严重磨耗
D、邻面接触不良,缺损面积大而浅表者
E、楔状缺损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嵌体修复的适应症有:牙合面严重磨耗;恢复低牙合牙的咬合关系;涉及牙尖、切角的严重缺损;邻面接触不良,缺损面积大而浅表者。楔状缺损是嵌体修复的禁忌症。
14.可复性关节盘移位的临床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开口弹响
B、薛氏位可见关节前间隙变窄后间隙变宽
C、造影可以证实关节盘移位
D、常伴发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