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模拟练习题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排龈线取出后的取模时间是()。
A、1分钟
B、2分钟
C、5分钟
D、立即
E、10分钟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排龈线压入龈沟作用5分钟后轻轻缓慢取出排龈线,并立即制备取模。
2.我国发病率最高的食物中毒是()。
A、化学性食物中毒
B、细菌性食物中毒
C、有毒植物中毒
D、有毒动物中毒
E、霉菌毒素食物中毒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我国最为常见的食物中毒是细菌性食物中毒,其中又以沙门菌属引起最多。
3.在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中,所占比例最低,但最易识别的是()。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潜伏性感染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感染过程的5种结局中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所占比例最低,最易识别。
4.幻觉的定义是()。
A、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受
B、对客观事物的歪曲
C、缺乏相应的客观刺激时的感知体验
D、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感知体验
E、缺乏客观刺激时的思维过程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幻觉是一种虚幻的知觉,是在客观现实中并不存在,某种事物感官刺激的情况下,患者却感知有所存在。
5.哪一解剖结构将腮腺分为深叶和浅叶?()
A、面神经
B、面横动脉
C、颈外动脉
D、腮腺导管
E、面后静脉
正确答案:A
6.营养素是指()。
A、食物中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
B、是人类为生存,健康而从外界摄取的食物
C、富含蛋白质、脂肪等一类化台物
D、无机盐,维生索等营养物质的总称
E、糖类、蛋白质、脂肪等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正确答案:A
7.国际记录法表示左上第二磨牙的是()。
A、17
B、27
C、47
D、15
E、1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国际牙位记录法即每颗牙用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第一位表示牙齿所在的象限:病人的右上、左上、左下、右下在恒牙为1、2、3、4,在乳牙为5、6、7、8;第二位表示牙齿的位置:从中切牙到第三磨牙为1~8。故第二磨牙为7,因此左上第二磨牙表示为27。
8.黏液囊肿的好发部位为()。
A、舌尖
B、舌腹
C、颊部
D、下唇
E、上唇
正确答案:D
9.下列哪种不是常用固位体的类型?()
A、冠内固位体
B、冠外固位体
C、根内固位体
D、活动固位体
E、A+B+C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修复体固位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包绕预备体表面的冠外固位体和进入牙体内部的冠内固位体及根内固位体。
10.可摘局部叉齿固位力的调节中,哪项不正确?()
A、调整就位道
B、增加直接固位体数目,一般2~4个
C、调整基牙上同位体的固位形,倒凹深度1mm,坡度20°
D、用锻丝卡增加纵向固位力
E、调整固位臂进入倒凹的深度
正确答案:D
11.有关后牙3/4冠的牙体预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邻沟可预备在邻面舌侧1/3与中1/3交界处
B、牙尖正常时,冠的边缘一定要覆盖颊、舌尖
C、可在舌侧缘嵴外形成小斜面或小肩台
D、必要时可在邻面增加邻沟数目,或在颌面增加钉洞固位形
E、沟预备是为防止修复体舌向脱位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A项,因为邻沟应预备在邻面颊1/3与中1/3的交界处,而不是舌1/3与中1/3交界处。B项,因为牙尖正常时,冠的颌边缘可不覆盖颊舌尖。C项,因为3/4冠是在颊侧缘嵴处形成小斜面或小肩台。E项,颌沟预备是为了防止向脱位而不是修复体舌向脱位。
12.患者右侧第三磨牙牙冠周脓肿继发右侧咬肌间隙脓肿,切开引流时发现引流物为翠绿色稍黏稠的脓液,有酸臭味。可能为哪种细菌感染所致?()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链球菌
C、结核杆菌
D、铜绿假单胞菌
E、混合细菌感染
正确答案:D
13.医疗保健机构依法开展产前诊断的,必须符合卫生部规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并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A、审查
B、审核
C、认可
D、许可
E、审批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纯粹玩文字游戏,无再考核价值。
14.属于Ⅰ型超敏反应的是()。
A、血清病
B、过敏性休克
C、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
D、类风湿关节炎
E、传染性迟发性超敏反应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临床上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有:①过敏性休克;②呼吸道过敏反应;③消化道过敏反应;④血管神经性水肿。
15.胸骨右缘第二肋间触及收缩期震颤,最常见于()。
A、肺动脉瓣狭窄
B、二尖瓣狭窄
C、主动脉瓣狭窄
D、三尖瓣狭窄
E、室间隔缺损
正确答案:C
16.参与替代途径激活补体的物质是()。
A、IgG
B、IgM
C、IgD
D、LPS
E、MBL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细菌脂多糖(LPS)、肽聚糖、酵母多糖和凝聚的IgA、IgE等主要激活物,在B因子、D因子和备解素(P因子)参与下,直接由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