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口腔修复学练习题库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试题:男32岁,A区2缺失,拟以A区3为基牙单端固定桥修复。该修复设计不适用于
选项A:缺牙间隙宽
选项B:前牙浅覆合
选项C:A区3邻面浅龋
选项D:前牙开合
选项E:缺牙间隙窄
2.试题:下列哪项不是合支托的功能
选项A:防止食物嵌塞
选项B:稳定作用
选项C:支持作用
选项D:固位作用
选项E:恢复咬合接触
3.试题:固定义齿修复的缺点为
选项A:承受咬合力大
选项B:需要切割牙体组织
选项C:不能自行摘戴义齿
选项D:口腔异物感小
选项E:自洁性很差
4.试题:基牙牙根数目与固定义齿功能直接有关的是
选项A:美观性
选项B:固位力
选项C:舒适度
选项D:连接强度
选项E:支持力
5.试题:共同就位道
选项A:103.共同就位道:义齿在口内就位过程中,各组件遵循一定的方向和角度所行经的路线。
6.试题:可摘局部义齿塑料基托产生气泡的原因
选项A:热处理速度过快
选项B:以上皆是
选项C:塑料粉的质量差,催化剂含量过多
选项D:塑料填塞不足或填塞过早
选项E:单体量过多或调拌不匀
7.试题:以下哪种桥体截面形态最易引起固定局部义齿桥体的弯曲变形
选项A:平面形
选项B:拱形
选项C:工字型
选项D:T形
选项E:V形
8.试题:属于特殊结构的固定桥是
选项A:复合固定桥
选项B:双端固定桥
选项C:半固定桥
选项D:单端固定桥
选项E:黏结固定桥
9.试题:下列哪项不是固定桥的组成部分
选项A:以上都不是
选项B:固位体
选项C:连接体
选项D:基牙
选项E:桥体
10.试题:间接固位体不包括
选项A:金属腭板
选项B:尖牙支托
选项C:卡环
选项D:金属舌板
选项E:前牙邻间钩
11.试题:以下哪项不是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成分
选项A:固位体
选项B:基托
选项C:人工牙
选项D:连接体
选项E:基牙
12.试题:前牙固定桥最好的固位体设计是
选项A:开面冠
选项B:邻切嵌体
选项C:金瓷冠
选项D:金塑冠
选项E:3/4冠
13.试题:左下56缺失,缺牙区及两侧基牙情况良好,咬合正常,设计固定桥的基牙最好为
选项A:左下347
选项B:左下34
选项C:左下47
选项D:左下78
选项E:左下3478
14.试题:根据基牙倾斜的方向和程度不同,导线可分三型,正确的是
选项A:Ⅰ型导线在基牙近缺隙侧距面近
选项B:Ⅱ型导线在远缺隙侧距面远
选项C:基牙向缺隙侧倾斜所画出的导线为Ⅰ型导线
选项D:基牙近远缺隙侧均无明显倒凹或基牙向近远中倾斜时所画的导线为Ⅲ型导线
选项E:基牙向缺隙相反方向倾斜时所画出的导线为Ⅱ型导线
15.试题:临床上较少选用冠内固位体的原因
选项A:对牙体组织切割较深
选项B:固位力较弱
选项C:固位体组织面离牙髓较近,容易使牙髓遭受物理和化学刺激
选项D:所有选项均是原因
选项E:外形线较长,是防龋的薄弱环节
16.试题:若设计为支架式可摘局部义齿,初戴时前腭杆与黏膜的最合适关系是
选项A:离开1.5Smm
选项B:不能无压力
选项C:轻轻接触
选项D:紧密接触
选项E:离开0.5Smm
17.试题:女,52岁。右下6缺失,行双端固定桥修复。固定桥试戴入后,桥体下黏膜发白,最可能的原因是
选项A:制作的桥体下龈端过长
选项B:就位道不一致
选项C:邻接触点过紧
选项D:固位体边缘过长
选项E:有早接触
18.试题:活动连接体仅适用于
选项A:半固定桥
选项B:单端固定桥
选项C:黏结固定桥
选项D:固定-可摘联合桥
选项E:双端固定桥
19.试题:可摘局部义齿中人工牙无法起到的作用是
选项A:修复缺损的天然牙
选项B:恢复咬合关系
选项C:恢复牙冠的外形和咀嚼功能
选项D:有助于义齿的固位和稳定
选项E:辅助发音
20.试题:合支托长度应为
选项A:双尖牙近远中径的1/2
选项B:磨牙近远中径的1/4
选项C:磨牙近远中径的1/2
选项D:磨牙近远中径的1/3
选项E:双尖牙近远中径的1/4
21.试题:基牙:
选项A:3、基牙(abutment):是固定义齿的基础,支持固定义齿,并将咀嚼时桥体承受的(牙合)力传递到牙周组织,以恢复缺失牙的咀嚼功能。
22.试题:对金属基托错误的描述是
选项A:对温度传导性好
选项B:难以衬垫及修理
选项C:坚固耐用
选项D:厚度较薄,舒适
选项E:不易清洁
23.试题:下颌牙中最弱的桥基牙
选项A:1
选项B:4
选项C:5
选项D:7
选项E:8
24.试题:磷酸锌水门汀刺激牙髓及牙龈的主要原因
选项A:凝固时和凝固后会释放出游离磷酸
选项B:凝固时和凝固后会释放出聚丙烯酸
选项C:其成分中含有氧化锌
选项D:固化后使材料周围呈碱性
选项E:固化后会产生丁香酸锌
25.试题:对可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