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当旋转中心在阻抗中心到根方无穷远处之间时,牙移动类型为
A、单纯平动
B、单纯旋转
C、不动
D、倾斜移动(冠移动大于根尖移动)
E、倾斜移动(根尖移动大于冠移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倾斜移动(冠移动大于根尖移动)是当旋转中心在阻抗中心到根方无穷远处之间时。
2.翼外肌痉挛的主要临床特征是
A、弹响和开口受限
B、开口型歪曲
C、疼痛和开口受限
D、翼外肌相应的面部红肿
E、关节区压痛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疼痛和开口受限是翼外肌痉挛的主要临床特征。
3.影响牙石形成的因素是
A、唾液成分
B、菌斑量
C、口腔卫生习惯
D、修复体的光洁度
E、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牙石由菌斑和软垢钙化而成,是一种沉积于牙面或修复体表面的钙化或正在钙化的菌斑及软垢,由唾液或龈沟液中的矿物盐逐渐沉积而成,形成后不易除去。牙石形成后用刷牙等方法不能去除,其表面还覆盖大量菌斑,成为牙周疾病的刺激因素。
4.出生后面部的生长发育,长度、宽度、高度的增长,哪一项幅度最大
A、长度
B、宽度
C、高度
D、三者相同
E、不确定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出生后面部的生长发育高度的增长幅度最大。
5.女性,16岁。进行性开口困难9年。10年前曾发生颌部对冲伤。检查见:面部不对称畸形,咬合关系错乱。右侧髁状突没有动度,左侧髁状突动度正常。初步诊断为
A、翼外肌痉挛
B、咀嚼肌群痉挛
C、颞下颌关节强直
D、破伤风牙关紧闭
E、癔症性牙关紧闭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颞下颌关节强直典型表现为面下部发育障碍畸形;合关系紊乱;开口困难;髁突活动减弱或消失。
6.患者,男,32岁,右上后牙持续胀痛不能咬物,无冷热刺激痛病史。检查发现右上第二磨牙远中牙龈红肿,探诊出血。第三磨牙伸长,无对颌牙。最佳治疗方案是
A、切开引流,局部冲洗上药,急性炎症消退后牙周治疗
B、彻底清洁局部,冲洗上药
C、彻底清洁局部,冲洗上药,调整咬合
D、彻底清洁局部,冲洗上药,炎症消退后拔除第三磨牙
E、彻底清洁局部,冲洗上药,及时修复对颌牙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牙间乳头炎的治疗包括:去除局部刺激因素;消除急性炎症;局部使用抗菌消炎药物;彻底去除病因。
7.可见圆形、卵圆形或梭形充盈缺损
A、慢性复发性腮腺炎造影示
B、舍格伦综合征继发感染造影示
C、慢性阻塞性腮腺炎造影示
D、下颌下腺炎(涎石病)造影示
E、急性化脓性腮腺炎X线片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下颌下腺炎(涎石病)造影示可见圆形、卵圆形或梭形充盈缺损
8.下列哪一项不适于作颞下颌关节造影
A、颞下颌关节急性脱位
B、颞下颌关节有骨质改变及明显的间隙改变
C、开闭口过程中有连续摩擦音
D、发现有关节弹响、交锁
E、关节内占位性病变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颞下颌关节急性脱位多出现在大张口运动或下颌在张口时受到外伤时,关节囊明显松弛以及肌运动不协调也可出现。关节X线片示髁突位于关节结节前上方。颞下颌关节急性脱位通过临床症状及关节X线片即可诊断,不适于颞下颌关节造影。
9.全面部骨折复位的顺序为
A、从下向上,从内向外
B、从下向上,从外向内
C、从上向下,从内向外
D、从上向下,从外向内
E、以上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由于全面部骨折涉及面部多骨,骨折复位存在复位顺序的问题。临床上存在两种经典的全面部骨折的复位顺序:从下往上,由内向外或从上到下,由外到内。但是,任何一种治疗顺序都不可能适合所有骨折情况,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最佳手术效果。总体来说,治疗应该遵循已知导向未知这一原则。
10.下列关于上颌骨生长发育和说法,错误的是
A、上颌骨发育与额颌缝、颧额缝、颧颞缝、翼腮缝处的骨沉积有关
B、腭宽度的生长主要为腭盖正中缝处增生新骨
C、上颌结节后区增生新骨,大量增加上颌骨长度
D、上颌骨舌侧增生新骨,唇侧吸收陈骨
E、上颌骨后高度的增加大部分是因为牙的萌出和牙槽骨表面增生新骨而得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上颌骨主要是由前颌骨和上颌骨本体两部分组成。前者与上颌体连接的骨缝,约在1岁融合。前颌骨形成即容纳4个上切牙。上颌本体大部分由上颌突形成,小部分由球状突发育而成。新生儿上颌骨结构致密,短而宽,主要由含有牙滤泡的牙槽骨组成。上颌窦很小,以及由于上颌窦的发育而把乳磨牙和第一恒磨牙与眶底分开,这样增长了上颌骨的高度。随着恒牙的萌出,上颌窦的深度就更加增大,在18岁时才发育完全。
11.额外牙属于
A、牙结构异常
B、牙数目异常
C、牙形态异常
D、牙萌出异常
E、着色牙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额外牙又叫多生牙,属于牙数目异常。全口牙齿除了20个乳牙和32个恒牙外,多生的牙齿叫做额外牙。
12.MTM改善前牙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