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口腔解剖生理学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试题:走行于翼腭管内的血管神经是
A:鼻腭神经及血管
B:腭降动脉及腭神经
C:腭前神经及腭血管
D:以上都不是
E:腭中、后神经及腭小血管
答案:【B】
说明:翼腭管内有腭降动脉及腭神经通过。腭前神经及腭血管主要走行于腭大孔等部位;鼻腭神经及血管走行于切牙管等;腭中、后神经及腭小血管走行于翼腭管内,但表述不如A准确。所以走行于翼腭管内的血管神经是腭降动脉及腭神经,答案选A。
2.试题:口内最先萌出,不替换任何乳牙的恒牙是:
A:中切牙
B:第一前磨牙
C:尖牙
D:侧切牙
E:第一磨牙
答案:【E】
说明:第一磨牙是口内最先萌出的恒牙,它在乳牙列的后方萌出,不替换任何乳牙。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都是在第一磨牙之后萌出,并且它们会替换相应的乳牙。
3.试题:正常颏唇沟深度为
A:4mm
B:5mm
C:3-4mm
D:3mm
E:2mm
答案:【A】
4.试题:颏孔多朝向
A:前下内
B:前上外
C:后下内
D:以上都不是
E:后上外
答案:【E】
说明:颏孔多位于下颌第二前磨牙或第一、二前磨牙之间的下方,下颌体上、下缘连线的中点,距正中线约2.5cm处。其开口多向后上外。
5.试题:具有降下颌作用的狭义咀嚼肌是
A:翼内肌
B:翼外肌
C:颞肌
D:咬肌
E:二腹肌
答案:【B】
说明:翼外肌的主要作用是使髁突向前、向下,在开口运动中,翼外肌收缩可牵拉髁突和关节盘向前下,协助完成开口运动,具有降下颌的作用。而翼内肌、颞肌、咬肌主要是上提下颌,二腹肌主要是协助开口,不具有降下颌的狭义咀嚼肌作用。
6.试题:易折断的,尖而长的畸形中央尖的预防措施是
A:一次磨去中央尖后银汞合金充填
B:麻醉下磨去中央尖后做干髓治疗
C:一次磨去中央尖后封牙髓失活剂
D:分次磨短中央尖.
E:麻醉下磨去中央尖后做根管治疗
答案:【D】
说明:中央尖折断或被磨损后,易引起牙髓感染,因此预防措施主要是避免中央尖折断。分次磨短中央尖可减少对牙髓的刺激,使牙髓有时间形成修复性牙本质,从而避免中央尖折断,预防牙髓感染。而麻醉下磨去中央尖后做干髓治疗、根管治疗,一次磨去中央尖后封牙髓失活剂、银汞合金充填等方法均是在中央尖已折断或出现问题后的治疗措施,并非预防措施。
7.试题:腮腺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外面包有腮腺鞘
B:属于浆液性腺
C:导管开口于上颌第二前磨牙相对的颊粘膜上
D:形状很不规则
E:腮腺实质内有淋巴
答案:【C】
说明:腮腺导管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的颊粘膜上,而不是上颌第二前磨牙相对的颊粘膜上。腮腺属于浆液性腺,形状不规则,外面包有腮腺鞘,腮腺实质内有淋巴。
8.试题:在矫治修复时,()用以作为判断面容恢复情况的指征
A:鼻面沟
B:鼻小柱
C:耳屏
D:唇面沟
E:鼻底
答案:【D】
9.试题:可使用旋转力拔除的牙齿是:
A:颊舌尖高度差别最大
B:下颌中切牙
C:上颌中切牙
D:下颌侧切牙
E:为体积最小的前磨牙
F:牙合面有横嵴
G:前磨牙
H:上颌侧切牙
答案:【C】
说明:关于下颌第一前磨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10.试题:提下颌并前伸的肌
A:颏舌骨肌
B:翼外肌
C:下颌舌骨肌
D:咬肌
E:颞肌
答案:【D】
11.试题:恒牙中,牙合力最大的牙和最小的牙通常是
A:第二磨牙最大。中切牙最小。
B:第二磨牙最大,侧切牙最小。
C:尖牙最大,侧切牙最小。
D:第一磨牙最大,侧切牙最小。
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说明:恒牙中牙合力最大的牙是第一磨牙,牙合力最小的牙是侧切牙。
12.试题:动力性皮肤皱纹线不包括
A:额纹
B:Langer皮肤裂线
C:眉间纹
D:眼睑纹
E:唇纹
答案:【B】
说明:动力性皮肤皱纹线是由于面部表情肌收缩牵拉皮肤而形成的皱纹线,如额纹、眉间纹、眼睑纹、唇纹等。而Langer皮肤裂线是皮肤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的排列方向决定的,不属于动力性皮肤皱纹线。
13.试题:腭大孔位于硬腭后缘前约
A:0.5cm
B:2.0cm
C:2.5cm
D:0.8cm
E:1.0cm
答案:【A】
14.试题:气管切开时,头应
A:向右侧转
B:头俯位
C:以上都不对
D:头后仰位
E:向左侧转
答案:【D】
说明:气管切开时,头后仰位可使气管位置变浅,暴露更清晰,有利于手术操作。
15.试题:上颌结节上附着的肌肉是
A:尖牙肌
B:翼内肌
C:以上都不是
D:三角肌
E:翼外肌
答案:【B】
说明:上颌结节上附着的肌肉主要是翼内肌。翼内肌起自翼突窝,止于下颌角内侧面及翼肌粗隆,其起始部位与上颌结节有一定关联。翼外肌主要附着于关节相关部位;尖牙肌并非主要附着于上颌结节;三角肌与上颌结节无直接附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