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中药炮制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质地松泡的药物宜切
A.厚片
B.段
C.薄片
D.丝
正确答案:(A)
详解:质地松泡的药物,其内部组织结构疏松,纤维成分较少,质地较软,若切成薄片易破碎,所以适宜切成厚片,这样既便于切片操作,又能保证饮片的完整性和质量。
2.旋转式切药机不适于切制下列哪一类药材
A.半夏
B.槟榔
C.延胡索
D.薄荷
正确答案:(D)
3.具有沉降性质的性味是
A.苦寒
B.苦温
C.辛温
D.甘寒
正确答案:(A)
详解:沉降药的性味多为苦寒,苦寒的药物能清热泻火,使上炎的阳气、火热之邪等有沉降的趋势,所以具有沉降性质的性味是苦寒。苦温、辛温的药物多有升浮之性;甘寒的药物一般具有清热滋阴等作用,其性不一定沉降。
4.中药传统的给药途径是
A.口服和皮肤给药
B.粘膜表面给药
C.直肠给药
D.舌下给药
正确答案:(A)
详解:中药传统的给药途径主要是口服和皮肤给药。口服给药方便且能使药物通过胃肠道吸收发挥全身作用;皮肤给药如贴敷、熏洗等也是常见的传统方式。舌下给药、直肠给药、粘膜表面给药虽也有应用,但不是中药最传统的主要给药途径。
5.下面发芽后不能吃的是
A.黄豆
B.绿豆
C.土豆
D.豌豆
正确答案:(C)
详解:土豆发芽后会产生龙葵素,食用后可能会引起中毒,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所以发芽的土豆不能吃。而绿豆、豌豆、黄豆发芽后是可以食用的,它们富含营养且口感良好。
6.莲房性
A.咸
B.平
C.温
D.甜
正确答案:(C)
7.可引药上行的炙法是
A.姜炙
B.醋炙
C.酒炙
D.蜜炙
正确答案:(B)
8.下列哪味药物采用先炒药后加盐水的方法炮制
A.续断
B.黄柏
C.益智
D.补骨
正确答案:(B)
9.羌活的性味是
A.辛、涩,温
B.辛、咸,温
C.辛、苦,温
D.辛、甘,温
正确答案:(C)
详解:羌活味辛、苦,性温。辛能发散,苦能燥湿,温可散寒,其性味特点决定了它具有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等功效。
10.发芽法要求药物的发芽率不低于
A.75%
B.90%
C.85%
D.60%
正确答案:(C)
详解:发芽法对发芽率有一定要求,一般规定发芽率不低于85%,以保证发芽效果和药物质量。
11.焦三仙常用的配方不包括()
A.焦槟榔
B.焦麦芽
C.焦山楂
D.焦神曲
正确答案:(A)
详解:焦三仙是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的合称,常用配方不包括焦槟榔。
12.去瓤的药物有
A.槟榔
B.枳壳
C.栀子
D.山楂
正确答案:(B)
详解:枳壳入药需去瓤,以保证药物的纯净度和药效。栀子、山楂、槟榔通常不去瓤入药。
13.马兜铃临床多用蜜炙品的原因是()
A.生品苦寒,易致腹痛
B.生品味酸,易损齿伤筋
C.生品味劣,易致恶心呕吐
D.生品易引起泄泻
正确答案:(C)
详解:马兜铃生品味劣,易致恶心呕吐,蜜炙后可矫味,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所以临床多用蜜炙品。
14.职业道德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是
A.相对的
B.不受当时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
C.绝对的
D.不受其他道德原则的影响
正确答案:(A)
详解:职业道德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是相对的。职业道德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也受到其他道德原则的影响,并非绝对不变,所以是相对的。
15.第一部炮制专著是
A.肘后备急方
B.本草经集注
C.神农本草经
D.雷公炮炙论
正确答案:(D)
详解:《雷公炮炙论》是第一部炮制专著。它是南北朝刘宋时期雷敩所著,书中系统地介绍了300种中药的炮制方法,对后世中药炮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本草经集注》在药物分类等方面有重要贡献;《肘后备急方》是古代中医方剂著作。
16.常用米泔水浸泡的药物是
A.栀子
B.枳壳
C.党参
D.苍术
正确答案:(D)
详解:常用米泔水浸泡的药物是苍术,米泔水浸泡可去除苍术的燥性。
17.制后既可降低毒性又可矫正气味的药物
A.鳖甲
B.僵蚕
C.九香虫
D.斑蝥
正确答案:(D)
详解:斑蝥常用米炒法炮制,米炒可降低其毒性,矫正其气味,使其毒性降低,气味得到矫正,便于临床应用。
18.石决明炮制的作用是
A.使质地疏松
B.改变药性
C.降低毒副作用
D.缓和燥性
正确答案:(A)
详解:石决明质地坚硬,煅后质地疏松,便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其主要炮制作用是使质地疏松。石决明煅制后并未改变药性,也没有明显降低毒副作用和缓和燥性的作用。
19.一般药物的干燥温度是()
A.70-80℃
B.40-50℃
C.60-70℃
D.50-60℃
正确答案:(A)
20.要求去栓皮并盐炙的是
A.杜仲、肉桂
B.黄柏、厚朴
C.黄柏、知母
D.杜仲、黄柏
正确答案:(D)
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