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桥学院妇产护理期末检测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50分)
一、单选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1、[单选题]张女士,32岁。2年前经宫产分娩一女婴,此次妊娠足月后再次行剖宫产术,术后阴道持续性流液,可考虑的临床诊断是()
A.产后恶露
B.创伤性尿瘘
C.产后尿失禁
D.产后子宫内膜炎
E.产后尿道口松驰
答案:B
解析:(1)《妇产科学》教材明确指出,产科手术如剖宫产可能因操作损伤膀胱或输尿管,导致尿液经阴道异常排出,即尿瘘。(2)产后恶露为正常宫腔排出物,性状随时间变化,逐渐减少,与持续性流液不符。(3)产后尿失禁多表现为腹压增加时尿液不自主溢出,而非持续性。(4)子宫内膜炎常伴发热、下腹痛及恶露异常。(5)尿道口松弛可致压力性尿失禁,但无持续流液特点。结合病史与临床表现,创伤性尿瘘符合题干所述症状。
2、[单选题]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是()
A.畸胎瘤
B.子宫肌瘤
C.卵巢纤维瘤
D.卵巢浆液性囊腺瘤
E.卵巢黏液性囊腺瘤
答案:B
解析: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在育龄期女性中发病率较高。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属于卵巢上皮性肿瘤,畸胎瘤为生殖细胞肿瘤,卵巢纤维瘤属于性索间质肿瘤,均属于卵巢良性肿瘤类型,但发生率低于子宫肌瘤。《妇产科学》指出,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30岁以上女性患病率约20%-30%。其他选项中,卵巢良性肿瘤总体发病率较低,因此正确选项为A。
3、[单选题]进行阴道灌洗时,灌洗桶距床沿高度不应超过()
A.30cm
B.50cm
C.70cm
D.60cm
E.40m
答案:C
解析:阴道灌洗操作中,灌洗桶高度需控制以避免压力过大,确保患者安全。相关护理操作规范指出,灌洗桶距离床面高度通常限制在70cm以内。选项A、B、D数值低于标准,选项E单位错误。正确选项为C。
4、[单选题]下列不采用坐浴治疗的情况是()
A.外阴瘙痒
B.前庭大腺炎
C.宫颈炎
D.外阴炎
E.尿道炎
答案:C
解析:宫颈炎因病变部位位于阴道深部,坐浴难以有效作用于宫颈区域,且可能因逆行感染风险增加而影响疗效,故不采用坐浴治疗。其余选项均为外阴或尿道口周围浅表炎症,坐浴可通过局部清洁、消炎直接发挥作用。
5、[单选题]导致继发性子宫收缩乏力的最常见原因是()
A.精神因素
B.产道或胎儿因素
C.子宫因素
D.内分泌因素
E.药物影响
答案:B
解析:继发性子宫收缩乏力指产程初期宫缩正常,随后逐渐减弱。产道异常(如骨盆狭窄)或胎儿因素(如胎位异常、巨大儿)阻碍胎先露下降,导致子宫收缩力逐渐减弱。这一机制在临床产科教材中被强调为最常见诱因。选项A(精神因素)多影响原发性宫缩;C(子宫因素)如畸形常见于原发性;D(内分泌因素)、E(药物影响)相对少见。《妇产科学》指出梗阻性难产是继发性宫缩乏力的主要病因,符合选项B。
6、[单选题]术后第4日,产妇出院,社区护士在进行产后家庭访视时,其检查与指导的内容是()
A.室温保持在24~28℃
B.观察子宫复旧、恶露的颜色及性质
C.观察新生儿的智力发育
D.可以承担家务劳动
E.作妇科检查
答案:B
解析:产后家庭访视时的主要关注点为产妇身体恢复情况。《妇产科护理学》指出,子宫复旧与恶露的性状直接反映产后恢复状态。选项A中室温建议偏高,实际推荐室温为22~24℃;选项C中新生儿智力发育无法短期内评估;选项D产后过早劳动可能影响恢复;选项E妇科检查通常由医生在产后复查时完成。选项B符合产妇早期观察重点,需监测子宫收缩、恶露变化以预防感染或异常出血。
7、[单选题]某孕妇行骨盆外测量,坐骨结节间径7.5cm,应进一步测量的径线是()
A.髂棘间径
B.髂嵴间径
C.出口后矢状径
D.坐骨棘间径
E.对角径
答案:C
解析:骨盆外测量中坐骨结节间径(出口横径)正常值为8.5~9.5cm。若该径线<8cm,需测量出口后矢状径,两者之和>15cm时仍可经阴道分娩。髂棘间径、髂嵴间径为骨盆入口平面径线,坐骨棘间径反映中骨盆横径,对角径评估入口前后径。当出口横径狭窄时,补充测量后矢状径可评估骨盆出口是否狭窄。人民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