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妇产护理期末高频难、易错点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50分)
一、单选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1、[单选题]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A.宫缩乏力
B.软产道裂伤
C.胎盘因素
D.凝血功能障碍
E.羊水栓塞
答案:A
解析: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占据首位。根据《妇产科学》教材,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的比例超过70%,因其直接影响子宫肌层对胎盘剥离面血管的压迫止血效果。胎盘因素如滞留或残留可能阻碍宫缩,但发生率次于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多与分娩过快或操作不当有关,凝血功能障碍及羊水栓塞则属较少见情况。正确选项为A。
2、[单选题]于产褥感染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A.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
B.指导产妇取平卧位,减少体力消耗
C.保持外阴清洁,每日擦洗2-3次
D.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E.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恶露性状
答案:B
解析:产褥感染护理要求产妇采取半卧位,利于恶露引流及炎症局限。平卧位可能导致感染扩散。选项A、C、D、E均为正确护理措施,分别对应降温、清洁、抗感染、观察。选项B不符合护理要点。参考《妇产科护理学》产褥感染章节。
3、[单选题]侵蚀性葡萄胎与绒毛膜癌的主要鉴别点是()
A.继发良性葡萄胎后的时间
B.症状轻重
C.体内HCG浓度高低
D.有无黄素囊肿
E.病理切片有无绒毛结构
答案:E
解析:侵蚀性葡萄胎与绒毛膜癌均属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但病理学特征不同。侵蚀性葡萄胎病理可见绒毛结构或退化的绒毛阴影,而绒毛膜癌无绒毛结构,仅见异型增生的滋养细胞及坏死出血。这一区别在《妇产科学》(第8版)中明确提及。选项A(时间)与临床病程相关,但非根本鉴别点;选项B(症状)、C(HCG浓度)、D(黄素囊肿)均缺乏特异性。选项E直接对应两者的核心病理差异。
4、[单选题]某产妇,产后第3天,向护士咨询化验检查结果是否正常。护士对产后血液循环系统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较产前无改变
B.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较产前无改变
C.产褥早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D.血小板减少
E.血容量于产后4周恢复未孕状态
答案:C
解析:产后血液循环系统变化中,产褥早期血液仍处于高凝状态,这与胎盘剥离后创面修复需求有关,属于机体自我保护机制。妊娠期血容量增加,产后2-3周逐渐恢复,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因血液浓缩短期内上升后下降。血小板在产褥早期开始回升,中性粒细胞在产后增多,随后恢复正常。选项C正确反映了产褥早期凝血功能特点,其余选项均与产后生理变化不符。参考《妇产科学》产后血液系统变化相关内容。
5、[单选题]产褥感染的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A.防止交叉感染,进行床边隔离
B.产妇平卧,臀部抬高
C.超过38℃应停止哺乳
D.保证营养摄人
E.保持外阴清洁
答案:B
解析:产褥感染护理中,产妇体位选择需利于恶露排出,避免感染扩散。平卧位并抬高臀部可能阻碍恶露引流,而半卧位或头高脚低位是推荐体位。选项B的描述不符合实际护理要求。其他选项如床边隔离(A)、暂停哺乳(C)、营养摄入(D)、外阴清洁(E)均为正确措施。参考《妇产科护理学》相关内容。
6、[单选题]阴道内有大量脓性黄绿色呈泡沫状分泌物,最常见的疾病是()
A.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B.细菌性阴道炎
C.滴虫性阴道炎
D.宫颈糜烂
E.老年性阴道炎
答案:C
解析:阴道分泌物性状是鉴别不同类型阴道炎的重要依据。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典型特征为稀薄脓性、黄绿色、泡沫状分泌物,伴有瘙痒及异味,此描述与题干完全吻合。宫颈糜烂分泌物多为黏液性,无明显泡沫;细菌性阴道炎分泌物呈灰白色、均质、鱼腥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以白色豆渣样分泌物为主;老年性阴道炎分泌物稀薄,呈淡黄色。参考《妇产科学》中关于阴道炎的章节,滴虫性阴道炎分泌物特征明确区别于其他类型阴道炎。选项D符合题干描述。
7、[单选题]吴女土手术流产后12天,依然有阴道流血,血量较多,无腹痛及发热,最可能是()
A.吸宫不全
B.子宫穿孔
C.人工流产综合征
D.术后感染
E.漏吸
答案:A
解析:手术流产后阴道流血量多且时间长,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