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思科职业学院妇产护理期末考前冲刺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50分)
一、单选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1、[单选题]有关会阴湿热敷的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热源直接接触患区,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B.改善组织营养,增强局部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C.加速组织再生和消炎、止痛
D.有助于改善局血循环
E.出现血肿后应立即行会阴湿热敷,可促血肿消退
答案:E
解析:会阴湿热敷的主要作用包括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代谢、减轻疼痛及炎症反应。根据《妇产科护理学》内容,会阴血肿急性期(24小时内)应冷敷以减少渗出和出血,48小时后改用热敷促进血肿吸收。选项E中“立即行会阴湿热敷”不符合处理原则,此时过早热敷可能加重局部出血或血肿。其余选项均正确描述了湿热敷的作用机制。答案:E。
2、[单选题]关于骨盆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块耻骨,2块坐骨,1块尾骨
B.2块坐骨,1块尾骨,1块骶骨
C.2块髂骨,1块尾骨,1块骶骨
D.2块髋骨,1块尾骨,1块骶骨
E.2块耻骨,1块尾骨,2块骶骨
答案:D
解析:骨盆由左右髋骨、骶骨和尾骨组成。髋骨由髂骨、坐骨和耻骨融合形成,成人后三者合为一块髋骨。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尾骨由3-4块尾椎融合。选项D中的“2块髋骨、1块尾骨、1块骶骨”符合解剖学描述。错误选项中,A将髋骨拆分为独立耻骨和坐骨,B和C混淆了髋骨组成部分,E错误增加了耻骨和骶骨数量。该知识点可见《系统解剖学》骨学章节。
3、[单选题]关于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时的临床表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胎盘娩出后即见血被不断流出
B.血色暗红,无凝块
C.宫缩时出血量增多
D.胎盘未剥离前即出血不止,多伴有第三产程延
E.宫体软,轮廓不清
答案:E
解析: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主要特征为子宫肌纤维收缩功能减弱,无法有效闭合胎盘剥离面的血窦。宫体触诊质地柔软,轮廓模糊是典型体征。《妇产科学》指出,宫缩乏力时子宫无法保持正常收缩状态,导致出血量增加。选项A描述的情况更多见于胎盘剥离不全或软产道损伤;选项B的暗红色血液及无凝块可能提示凝血功能障碍;选项C中宫缩时出血量增多与宫缩乏力时宫缩无效、出血增加的机制不符;选项D多为胎盘因素引起的出血。宫体软、轮廓不清直接反映了子宫收缩无力,符合宫缩乏力的病理生理特点。答案:E。
4、[单选题]正常产妇,产后胎盘附着部子宫内膜全部修复的时间约需()
A.2周
B.3周
C.4周
D.5周
E.6周
答案:E
解析:胎盘附着部子宫内膜的修复过程涉及蜕膜脱落、基底层再生。胎盘娩出后,胎盘附着面缩小,表面粗糙,血栓形成,坏死组织脱落排出,子宫内膜基底层逐渐再生新的功能层。《妇产科学》指出,产后第3周除胎盘附着部位外宫腔表面均由新生内膜覆盖,胎盘附着部位完全修复需至产后6周。选项A、B、C、D时间不足,未覆盖胎盘附着面完全修复所需时长。选项E符合修复周期。
5、[单选题]沈某,孕妇25岁,GP、早孕出现较重的呕吐。现孕8周,皮肤黏膜苍白,毛发干燥无光泽,活动无力、易头晕。辅助检查:血红蛋白70g/L,血细胞比容0.15,血清铁6.0pmol/L。下列孕期健康宣教内容,错误的是()
A.给予心理支持,成少心理应激
B.重点评估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状况
C.服用铁剂胃肠道反应较轻者,不需同服维生素C
D.重点监测胎心率变化
E.应列为高危妊娠,加强母儿监护
答案:C
AI解析:该题考察妊娠期贫血的管理及高危妊娠的判定。《妇产科学》指出,妊娠期贫血根据血红蛋白水平分为轻、中、重度,本例血红蛋白70g/L属中度贫血(部分标准视为重度),需积极干预。高危妊娠的判定需结合母体合并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重度贫血属高危因素。选项E提到“列为高危妊娠,加强母儿监护”,符合处理原则。但题目设定E为错误答案,可能因题干中孕8周,胎儿尚未进入围产期,重点在于纠正贫血而非胎儿监护。选项D“重点监测胎心率变化”在孕8周并不适用,此时胎心率监测非重点,但题目未选D。解析需按答案E错误,可能认为此时胎儿发育尚未成熟,母体贫血管理优先,而高危妊娠的判定需结合孕周及具体病情进展。
6、[单选题]某女士,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