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2025学年度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妇产护理期末题库检测试题打印【实用】附答案详解.docx
文件大小:98.1 KB
总页数:78 页
更新时间:2025-07-02
总字数:约4.19万字
文档摘要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妇产护理期末题库检测试题打印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50分)

一、单选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1、[单选题]妊娠合并心脏病者,心功能Ⅲ级的诊断标准是

A.一般体力活动稍受限制

B.体力活动明显受限,或既往有心力衰竭病史

C.休息状态下即出现心力衰竭

D.心脏扩大

E.劳力性呼吸困难

答案:B

解析: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心功能分级通常采用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该标准中,Ⅲ级的定义为体力活动显著受限,轻微活动即有症状,或曾有心力衰竭史。《妇产科学》(第九版)明确指出,心功能Ⅲ级患者日常活动明显受限,或既往存在心力衰竭病史。选项A对应Ⅱ级(轻度受限),C对应Ⅳ级(休息时心衰),D、E为体征或症状,并非分级依据。选项B符合Ⅲ级定义。

2、1.[单选题]当代护理学的发展趋势是开展()

A.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

B.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

C.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

D.以整体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

E.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

答案:D

解析:当代护理学的演变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以疾病为中心(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以病人为中心(20世纪50年代后)、以整体人的健康为中心(20世纪70年代后)。这一发展脉络在《基础护理学》等教材中有明确的框架阐释。选项D强调护理对象不仅是疾病或个体,而是涵盖健康促进、疾病预防与恢复的全人护理,覆盖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多维度需求,契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定义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核心观点。选项A和B分别对应前两个阶段,C未突出“整体性”维度,E则是具体实践模式而非整体趋势。

2.[单选题]在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理念中,尤其强调提供促进家庭成员的凝聚力和()

A.维护安全的护理

B.维护身体安全的母婴照顾

C.母婴护理

D.产后护理

E.家庭成员健康护理

答案:B

解析: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理念注重家庭整体参与及母婴安全。根据美国妇产科护理学会(AACN)相关指南,此类护理模式的核心在于保障母婴生理安全的同时加强家庭支持。选项B明确指向母婴身体安全的维护,契合理念中对安全基础的重视。其他选项或范围过泛(A、E)、或侧重单一阶段(D)、或未突出安全要素(C)。

3.[单选题]关于骨盆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块耻骨,2块坐骨,1块尾骨

B.2块坐骨,1块尾骨,1块骶骨

C.2块髂骨,1块尾骨,1块骶骨

D.2块髋骨,1块尾骨,1块骶骨

E.2块耻骨,1块尾骨,2块骶骨

答案:D

解析:骨盆由左右髋骨、骶骨和尾骨组成。髋骨由髂骨、坐骨和耻骨融合形成,成人后三者合为一块髋骨。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尾骨由3-4块尾椎融合。选项D中的“2块髋骨、1块尾骨、1块骶骨”符合解剖学描述。错误选项中,A将髋骨拆分为独立耻骨和坐骨,B和C混淆了髋骨组成部分,E错误增加了耻骨和骶骨数量。该知识点可见《系统解剖学》骨学章节。

4.[单选题]保持正常子宫在盆腔正中位置的主要韧带是()

A.阔韧带

B.圆韧带

C.主韧带

D.宫骶韧带

E.骶结节韧带

答案:A

解析:子宫韧带中,阔韧带为覆盖子宫前后壁的腹膜向两侧延伸形成,维持子宫于盆腔正中。圆韧带使子宫保持前倾位,主韧带固定宫颈,宫骶韧带向后牵引宫颈。骶结节韧带属于骨盆韧带。《系统解剖学》指出阔韧带限制子宫向两侧移位,是保持正中位置的主要结构。其他韧带功能均不直接维持正中位。

5.[单选题]输卵管由内向外依次可分为()

A.峡部、间质部、壶腹部、伞部

B.伞部、壶腹部、峡部、间质部

C.间质部、壶腹部、伞部、峡部

D.峡部、伞部、间质部、壶腹部

E.间质部、峡部、壶腹部、伞部

答案:E

解析:输卵管分为四个部分,从子宫向外依次为间质部(位于子宫壁内)、峡部(狭窄段)、壶腹部(膨大部位)、伞部(末端指状突起)。选项E的顺序与此一致。其他选项顺序错乱,如选项A起始错误,选项B完全反向,选项C遗漏峡部,选项D顺序混乱。《人体解剖学》中明确描述输卵管的分部结构。

6.[单选题]关于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孕妇易发生感染

B.羊水过多发生率较非糖尿病孕妇高

C.巨大儿发生率明显增高

D.应在孕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