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妇产护理期末考试黑钻押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docx
文件大小:22.66 K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7-02
总字数:约5.81千字
文档摘要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妇产护理期末考试黑钻押题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50分)

一、单选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1、[单选题]妊娠妇女最早、最重要的自觉症状是()

A.尿频

B.早孕反应

C.停经

D.乳房变化

E.子宫增大

答案:C

解析:本题核心考查妊娠早期体征判断。停经是育龄期妇女妊娠最早且最关键的自觉症状,尤其对月经周期规律者具有确诊提示价值。根据妊娠生理机制,受精卵着床后即触发激素变化抑制排卵,导致月经停止,该症状早于早孕反应(孕6周出现)及子宫增大等体征,故正确选项为C。

2、[单选题]胎心监护时发生变异减速,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是

A.嘱孕妇左侧卧位

B.立刻终止妊娠

C.给予吸氧

D.立即抑制宫缩

E.迅速镇静

答案:A

解析:变异减速在胎心监护中通常提示脐带短暂受压,改变孕妇体位能缓解压迫。左侧卧位可减少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增加胎盘血流。吸氧常用于晚期减速而非变异减速,抑制宫缩、镇静或终止妊娠适用于其他类型胎心异常。《妇产科学》指出,体位调整是处理变异减速的首选措施。选项B通过改善子宫胎盘循环直接针对病因,其余选项未能优先解决脐带受压问题。

3、[单选题]子宫内膜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是()

A.上行蔓延

B.血行转移

C.下行蔓延

D.直接蔓延

E.腹腔种植

答案:D

解析:子宫内膜癌扩散以直接浸润为主,肿瘤沿子宫内膜向肌层浸润生长,可穿透肌层蔓延至宫旁组织或邻近器官。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系统指出,病变范围评估重点在于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及宫颈受累情况。血行转移、腹腔种植多发生于晚期,上行蔓延常见于生殖道感染而非恶性肿瘤转移。《妇产科学》(第9版)明确描述直接蔓延是该肿瘤主要扩散方式。选项分析:A多指炎症扩散;B、E多为晚期表现;C非规范术语。

4、[单选题]与子宫肌痛发病可能的相关因素是()

A.早婚、早育

B.高血压、肥胖

C.雌激素持续性刺激

D.不良饮食习惯

E.性生活紊乱

答案:C

解析:子宫肌瘤的发生与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长期持续雌激素刺激可促进肌瘤生长,如妊娠期或激素替代治疗时肌瘤增大,绝经后雌激素下降肌瘤萎缩。《妇产科学》指出雌激素是主要促进因素。高血压、肥胖可能通过影响激素代谢间接相关,但非直接病因。早婚早育、不良饮食习惯、性生活紊乱与宫颈癌等疾病关联更密切。正确答案为雌激素持续性刺激。

5、[单选题]某产妇分娩时行会阴侧切,产后5天出现发热,切口红肿、疼痛,有脓性分泌物。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急性外阴炎

B.急性阴道炎

C.急性宫颈炎

D.盆腔结缔组织炎

E.血栓性静脉炎

答案:A

解析:产妇分娩后行会阴侧切,术后5天出现发热、切口红肿、疼痛及脓性分泌物,符合急性外阴炎的典型表现。该炎症多因切口感染病原体所致,常见于产后护理不当的情况,需优先排查。其他选项如阴道炎、宫颈炎或盆腔结缔组织炎通常不直接表现为切口局部症状,而血栓性静脉炎则缺乏红肿渗出等特征性表现。

6、[单选题]下列不适于阴道冲洗的是()

A.老年性阴道炎

B.假丝酵母菌阴道炎

C.未婚妇女

D.滴虫性阴道炎

E.阴道流血待查

答案:E

解析:阴道冲洗禁忌证包括月经期、妊娠期、产褥期、阴道流血、宫颈癌活动性出血等。阴道流血情况下冲洗可能引起感染扩散或加重出血。《妇产科护理学》指出,处于阴道流血状态的妇女禁止阴道冲洗。选项E符合禁忌情况,其他选项如老年性阴道炎、假丝酵母菌阴道炎等属于阴道冲洗适应证。

7、[单选题]关于羊水栓塞典型的临床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休克,DIC引起的出血,急性肾衰竭

B.急性肾衰竭,休克,DIC引起的出血

C.DIC引起的出血,急性肾衰竭,休克

D.休克,急性肾衰竭,DIC引起的出血

E.DIC引起的出血,休克,急性肾衰竭

答案:A

解析:羊水栓塞的典型临床阶段分为三个阶段:首先由羊水进入母体循环引发过敏反应和肺动脉高压,导致休克;随后羊水中促凝物质激活凝血系统,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引起广泛出血;最后因循环衰竭及DIC导致肾缺血,出现急性肾衰竭。这一顺序与《妇产科学》(第九版)描述一致。选项A正确反映该病理过程,其余选项顺序与疾病发展阶段不符。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