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职业学院妇产护理期末复习提分资料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50分)
一、单选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1、[单选题]某女士,23岁,患有外阴炎症,拟进行坐浴治疗,门诊护士为该病人进行的治疗指导,正确的一般浸泡时间为()
A.10分钟
B.10~15分钟
C.20~30分钟
D.40~50分钟
E.50分钟
答案:C
解析:外阴炎症坐浴治疗通过药液浸泡促进局部清洁、消炎。常规护理操作中,坐浴时间需保证药物充分接触患处,同时避免皮肤过度浸润。根据《基础护理学》相关指导,治疗性坐浴通常建议持续20~30分钟。选项A、B时间过短,药效未达预期;选项D、E过长,易导致局部皮肤受损或刺激。选项C符合标准操作规范,为合理选择。
2、[单选题]经产妇,经阴道顺产一男婴,目前诉说乳房胀痛,下腹部阵痛,体检:乳房胀,无红肿,子宫硬,脐下2指,阴道流血不多。针对下放阵痛的症状,对产妇的解释是
A.正常产后宫缩痛
B.属于异常疼痛
C.用止痛药物
D.1周后消失
E.用宫缩剂
答案:A
解析:产后宫缩痛是分娩后子宫收缩恢复至非孕状态引起的生理现象,常见于经产妇。疼痛在哺乳时因催产素释放可能加重,子宫质地硬、位置下降及流血少均提示宫缩良好。《妇产科学》教材指出产后宫缩痛属正常,无需特殊处理。选项A描述符合生理过程,其他选项涉及异常情况或干预措施,与题干表现不符。
3、[单选题]下列不采用坐浴治疗的情况是()
A.外阴瘙痒
B.前庭大腺炎
C.宫颈炎
D.外阴炎
E.尿道炎
答案:C
解析:宫颈炎因病变部位位于阴道深部,坐浴难以有效作用于宫颈区域,且可能因逆行感染风险增加而影响疗效,故不采用坐浴治疗。其余选项均为外阴或尿道口周围浅表炎症,坐浴可通过局部清洁、消炎直接发挥作用。
4、[单选题]李女士,29岁,葡萄胎清宫术后出院,健康教育及随访内容不正确的是()
A.必须监测HCG
B.观察有无咳嗽、咯血及阴道流血
C.做胸部X线片检查
D.做妇科检查
E.宜用宫内节育器避孕
答案:E
解析:葡萄胎清宫术后随访核心在于监测HCG变化及滋养细胞肿瘤征象,必须通过血HCG定量(A)、观察转移症状(B)、胸部X线筛查转移灶(C)、妇科检查子宫恢复(D)实现。宫内节育器可能刺激子宫导致出血或感染,且不利于HCG监测,故术后避孕应避免使用(E)。
5、1.[单选题]当代护理学的发展趋势是开展()
A.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
B.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
C.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
D.以整体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
E.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
答案:D
解析:当代护理学的演变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以疾病为中心(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以病人为中心(20世纪50年代后)、以整体人的健康为中心(20世纪70年代后)。这一发展脉络在《基础护理学》等教材中有明确的框架阐释。选项D强调护理对象不仅是疾病或个体,而是涵盖健康促进、疾病预防与恢复的全人护理,覆盖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多维度需求,契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定义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核心观点。选项A和B分别对应前两个阶段,C未突出“整体性”维度,E则是具体实践模式而非整体趋势。
2.[单选题]在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理念中,尤其强调提供促进家庭成员的凝聚力和()
A.维护安全的护理
B.维护身体安全的母婴照顾
C.母婴护理
D.产后护理
E.家庭成员健康护理
答案:B
解析: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理念注重家庭整体参与及母婴安全。根据美国妇产科护理学会(AACN)相关指南,此类护理模式的核心在于保障母婴生理安全的同时加强家庭支持。选项B明确指向母婴身体安全的维护,契合理念中对安全基础的重视。其他选项或范围过泛(A、E)、或侧重单一阶段(D)、或未突出安全要素(C)。
3.[单选题]关于骨盆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块耻骨,2块坐骨,1块尾骨
B.2块坐骨,1块尾骨,1块骶骨
C.2块髂骨,1块尾骨,1块骶骨
D.2块髋骨,1块尾骨,1块骶骨
E.2块耻骨,1块尾骨,2块骶骨
答案:D
解析:骨盆由左右髋骨、骶骨和尾骨组成。髋骨由髂骨、坐骨和耻骨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