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革兰阴性菌菌落S-R变异是由于缺乏下列哪种物质?()
A、脂蛋白
B、脂类A
C、外膜
D、特异性多糖
E、核心多糖
正确答案:D
2.患者女,27岁。不明原因贫血。Hb92g/L,网织红细胞百分比3.8%,可排除的诊断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巨幼细胞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地中海性贫血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网织红细胞百分数正常值为:0.5%~1.5%,再生障碍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减少,其他贫血都增多,尤其溶贫最明显。
3.外周血检查中网织红细胞增高最可能诊断的疾病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溶血性贫血
C、缺铁性贫血
D、巨幼红细胞贫血
E、慢性病性贫血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外周血中网织红细胞明显增高见于溶血性贫血、放疗和化疗后。
4.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尿中具有特征性蛋白是()。
A、白蛋白
B、β球蛋白
C、免疫球蛋白
D、免疫球蛋白轻链
E、Tamm-Horsfall糖蛋Ft
正确答案:D
5.用血液分析仪电阻抗法进行血细胞计数时,下列细胞的参数与产生的脉冲信号高低成正比的是()。
A、血细胞核的大小
B、血细胞的比密
C、血细胞的体积的大小
D、血细胞在计数孔移动的速度
E、通过计数孔血细胞的数量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在电阻抗型血液分析仪中,血细胞的体积大小与产生的脉冲信号高低成正比。
6.患者,贫血伴轻度黄疸。实验室检查:ALT<40IU/L,A/G1.2:1,ALP261U/L,STB110μmol/L,血浆游离血红蛋白98mg/L。最可能的诊断是()。
A、胆结石
B、溶血性黄疸
C、晚期肝硬化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正常血浆中含有少量的游离血红蛋白与结合珠蛋白结合,急剧溶血时,大量红细胞破坏,破坏的红细胞释放出游离血红蛋白。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在血管内溶血时显著升高,黄疸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巩膜及黏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正常胆红素最高为17.1μmol/L,患者STB(总胆红素)110μmol/L远大于正常值,最可能为溶血性黄疸。
7.检测M蛋白等方法首选()。
A、Ig含量测定
B、免疫固定电泳
C、ELISA
D、RIA
E、骨髓涂片检测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目前检测M蛋白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血清蛋白区带电泳技术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测定、免疫电泳、免疫固定电泳。其中血清蛋白区带电泳技术检测是检测蛋白质的经典分析方法,应用方便、耗时短,是筛选M蛋白的最基本方法。免疫固定电泳技术是区带电泳技术与特异性抗血清的免疫沉淀反应相结合的一种免疫学分析方法,是临床鉴定M蛋白最常用的方法,同时也是单克隆抗体定性和分型鉴定的首选方法。
8.被用于糖代谢障碍和脂肪不完全氧化性疾病或状态的辅助诊断指标是()。
A、蛋白质
B、红细胞
C、胆红素
D、酮体
E、白细胞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尿酮体是尿中乙酰乙酸、β-羟丁酸及丙酮的总称,是机体脂肪氧化代谢产生的中间产物,当糖代谢发生障碍、脂肪分解增多、酮体产生速度超过机体组织利用速度时,可出现酮血症,进一步就可产生酮尿。正常情况下尿酮体阴性。强阳性试验结果具有诊断价值,常被用于糖代谢障碍和脂肪不完全氧化疾病或状态的辅助诊断。
9.病毒的增殖方式是()。
A、二分裂
B、复制
C、对数增殖
D、减数分裂
E、芽生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病毒以复制的方式繁殖后代,周期为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与释放。
10.在正常的妊娠过程中,下列哪一种血清酶活性增高最明显?()
A、碱性磷酸酶
B、肌酸激酶
C、淀粉酶
D、脂肪酶
E、γ-谷氨酰基转氨酶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妊娠期胎盘产生大量ALP。
11.患者男,55岁。腹泻,水样便。查大便常规:隐血阳性,WBC++/HP,RBC未查见,治疗后3天好转,复查:大便性状正常,隐血阳性,WBC未查见,7天后复查:大便性状正常,隐血仍为阳性,其他均正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患者症状消失,无需进行处理
B、隐血阳性说明还有问题,应进行进一步检查
C、大便隐血阳性说明该患者为消化道恶性肿瘤
D、大便隐血阳性说明该患者为消化道溃疡
E、大便隐血阳性说明该患者为肠结核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隐血试验持续阳性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特点,患者治疗后隐血仍阳性,应进行进一步检查排查出消化道恶性肿瘤。
12.患者女,65岁。5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肋骨、锁骨疼痛,阵发性疼痛,无明显缓解。2个月前出现皮肤紫癜,伴头昏,眼花,耳鸣。查体:胸骨见串珠样结节,背部、腹部见散在出血点。免疫学检查:IgG5.43g/L,IgA10700mg/L,I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