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模拟习题及答案.docx
文件大小:23.48 KB
总页数:55 页
更新时间:2025-07-02
总字数:约1.66万字
文档摘要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模拟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大量维生素C可使尿干化学法产生假阴性结果的是()。

A、蛋白质

B、葡萄糖

C、酮体

D、白细胞

E、比密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干化学法主要测定粒细胞。甲醛防腐尿液及应用某些药物(如呋喃坦啶)时,可使尿白细胞呈假阳性。大量维生素C可使结果产生假阴性。

2.操作简便、标本最少、灵敏度高的脑脊液蛋白性方法是()。

A、比浊法

B、免疫学方法

C、Pandy试验

D、Ross-Jone试验

E、染料结合比色法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Pandy试验是脑脊液蛋白质定性试验,操作简便、标本量少、易于观察,灵敏度高。

3.下列哪项不是血栓前状态机体的变化特点?()

A、血液凝固调节蛋白含量减少

B、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

C、纤溶成分含量升高或活性增强

D、凝血因子含量增高或被活化

E、血小板被激活或功能亢进

正确答案:C

4.关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下列不正确的是()。

A、脾肿大

B、外周血与骨髓各阶段粒细胞分布呈一致性

C、血清维生素B12浓度增高

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

E、分子标志位bcr/abl融合基因

正确答案:D

5.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

A、血清间接胆红素明显增高,尿胆红素阴性

B、血清直接、间接胆红素均增高,尿胆红素和尿胆原阳性

C、血清直接胆红素明显增高,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阴性

D、血清直接胆红素增高,尿胆红素阴性

E、血清间接胆红素增高,尿胆红素阳性

正确答案:A

6.脑脊液初次分离细菌时所用的培养基最佳组合为()。

A、血平板和吕氏血清斜面

B、血平板、中国蓝平板、巧克力平板及营养增菌肉汤

C、中国蓝平板和增菌肉汤

D、中国蓝和SS平板

E、血平板、SS平板及增菌肉汤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脑脊液细菌培养主要适用于脑膜炎奈瑟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同时,也要注意厌氧菌、真菌的培养。血平板适于各类细菌的生长;中国蓝平板含有指示剂,大肠杆菌可以生长,发酵性革兰阴性杆菌因分解乳糖能力不同,在此平板上的菌落颜色不同,便于鉴别菌种;巧克力血平板其中含有V和X因子,适于接种疑有嗜血杆菌、奈瑟菌等的标本;营养增菌肉汤可以扩增细菌,便于检测细菌的有无。

7.患者男,48岁,因严重胸痛发作3小时就诊。心绞痛病史1年,心电图无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心肌炎

B、急性肝炎

C、急性冠脉综合征

D、心功能衰竭

E、高血压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涵盖了UAP(不稳定性心绞痛)、NQMI(非Q波心肌梗死)和QMI(Q波心肌梗死)的一组病征。患者严重胸痛发作3小时就诊,急性发病,有心绞痛病史1年,心电图无异常,最可能为急性冠脉综合征。

8.ABC-ELISA将酶标记在()。

A、亲和素

B、生物素

C、抗体

D、补体

E、抗原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ABC-ELISA法中,酶标记生物素分子,与亲和素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亲和素-酶标生物素复合物。

9.为五聚体结构,在免疫球蛋白中分子量最大;在感染和疫苗接种以后,最早出现的抗体,新生儿的脐血中如发现升高,提示有宫内感染,这是以下哪一种免疫球蛋白的特点?()

A、IgA

B、IgG

C、IgM

D、IgD

E、IgE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IgM为五聚体结构,在免疫球蛋白中分子量最大,也是个体发育中最早产生的抗体,脐带血中含量升高提示胎儿宫内感染;IgM也是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血清中检出IgM,提示新近发生感染,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

10.急性胰腺炎时,关于淀粉酶改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尿淀粉酶升高早于血淀粉酶

B、尿淀粉酶较正常人水平上升2倍肯定有意义

C、尿淀粉酶的下降较血淀粉酶晚

D、坏死性胰腺炎,尿淀粉酶不一定增高

E、淀粉酶水平于病情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淀粉酶活性升高的程度并不一定和胰腺损伤程度相关,其升高的程度越大,患急性胰腺炎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虽然还都用淀粉酶作为急性胰腺炎诊断的首选指标,但其特异性和灵敏度都还不够高。

11.某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值为20.0×109/L,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可见到12个有核红细胞,则患者白细胞计数校正后的实际值为()。

A、22.0×109/L

B、18.0×109/L

C、16.0×109/L

D、15.0×109/L

E、12.0×109/L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白细胞稀释液不能破坏有核红细胞,当末梢血出现大量有核红细胞时会导致白细胞计数值增高,因此应减去有核红细胞部分。计算公式为:实际白细胞数/L=(100/100+分类100个白细胞所见到有核红细胞)×矫正前所计数白细胞数=100/(100+1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