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抗癫痫及抗惊厥药.ppt
文件大小:3.05 MB
总页数:25 页
更新时间:2025-07-01
总字数:约3.11千字
文档摘要

第1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统计数据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有癫痫患者约5000万人,发展中国家4000万人(60-90%得不到治疗或规范化治疗)我国约有900万癫痫患者,其中600万病人每年仍有发作,而且有40万/年新发病例。0~9岁患者占发病人数的38.5%,10岁到29岁年龄组占近40%。儿童及青少年时发病50岁以上者占20%-26%。发病率还在逐年递增。癫痫病因为其特殊的发病症状、对患者身心的严重危害及家庭的不良影响在国际上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第2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概述癫痫属神经科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多种病因所致大脑某些神经细胞群异常放电,向周围扩散,引起临床症状发作。正常脑细胞异常高频放电病灶第3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癫痫的分型(病因)原发性:(病因未明)继发性:脑瘤、脑寄生虫、脑血管畸形、脑外伤等所致。脑部存在病灶,异常高频放电,病灶所处部位,放电侵犯区域大小,决定临床发作类型及症状轻重。第4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正常脑细胞异常高频放电病灶药物作用抑制放电(提高放电兴奋阈值)稳定膜、抑制放电扩散(主要的)第5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癫痫的分型(部位)1.全身性发作:强直一阵挛发作(大发作、癫痫持续状态)失神发作(小发作)2.部分性发作∶单纯部分性发作(局限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第6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强直一阵挛发作失神发作(小发作)特征:突然,短暂意识障碍,不伴肢体抽搐,一般几秒至几十秒恢复正常,对发作过程无记忆。1、全身性发作(异常放电累及全脑,意识丧失)癫痫持续状态多指反复大发作,间歇期甚短,持续抽搐和昏迷。特点:病人突然意识丧失,伴全身抽搐(肌肉强直性痉挛)约20秒后转入阵挛持续数分钟,醒后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第7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单纯部分性发作局灶性癫痫(或局限性发作),只表现为局部肢体运动或感觉障碍,发作不超过1分钟,意识多不受影响;复杂部分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特点:阵发性精神失常,伴有意识障碍,发作持续时间长短不一。2.部分性发作仅限于一侧大脑的某一部分,表现大脑局部功能紊乱症状第8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癫痫的基本特点皮质神经元异常放电突发、短暂、反复发作(运动、感觉、意识、精神等脑功能紊乱)因放电部位不同,临床有各种表现形式以运动性发作多见,但非运动性发作最易被误诊。第9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抗癫痫药物的作用机制作用方式:直接抑制病灶神经元过度放电或作用于病灶周围正常神经组织,防止异常放电扩散。机制:1.增强GABA介导的抑制性突触传递功能如:苯二氮卓类激动GABAA受体、促进GABA介导的Cl-1通道开放。2.阻滞离子通道:Na+、Ca2+、K+如:抑制Na+内流而降低膜的兴奋性。第10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节抗癫痫药抗癫痫药(antiepilepticdrugs)发展较慢,自1912年发现苯巴比妥后,直到1938年才发现苯妥英钠。两种传统药物一直应用至今。1964年发现了丙戊酸钠。近20余年,又合成了很多新的药物,仍停留在对症治疗水平。第11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苯妥英钠(phenytoinsodium;

又名大仑丁,dilantin)

作用特点:1、起效慢,一次给药后约12小时血浆达峰浓度,连续服用的治疗量6~10天达稳态血浓。2、个体差异大,吸收慢且不规则,刺激性大不易肌注。3、在治疗量下,不产生中枢抑制(与巴比妥类不同),过量可致兴奋,治疗期间不影响病人学习工作。4、不影响智力发育。5,5-二苯基-2,4咪做烷二酮钠盐第12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作用机理:

1、膜稳定作用:阻止病灶放电向正常组织扩散(阻滞Na+通道,抑制Na+内流)2、增强中枢GABA功能(抑制GABA再摄取,诱导GABA受体增生等)第13页,共2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抗癫痫:大发作、单纯部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