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障碍第1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精神分裂症第一节概述定义: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具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为特征。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部分有认知功能损害,多起病于青壮年,病程多迁延,有慢性化倾向和衰退的可能。病名的由来:我国古代医书的相关描述:公元4-7世纪,晋、隋医书中即有类似精神分裂症症状的描述。 第2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隋“诸病源候论”一书记载:“其状不同,或言语错谬,或啼笑惊走,或癫狂昏乱,或喜怒悲哭,或大恐惧,如人来逐……”19世纪德国Kraepelin的贡献20世纪初瑞士精神病学家E.Bleuler为之命此名。流行病学资料:发病年龄高峰:成年早期,男15-25岁,女性稍晚,与临床类型相关。终身患病率约千分之六点五左右,女性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农村。第3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第二节病因及发病机制一.遗传因素1.患者近亲中的患病率比一般人群高数倍,且血缘关系愈近,发病率愈高。2.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是异卵双生子的4-6倍。3.关于寄养子的研究。4.遗传传递方式的假设:多基因遗传,许多基因的积累作用,加上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遗传度约75%左右。第4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二.神经病理学及大脑结构异常1.尸解发现颞叶或额叶存在脑萎缩。2.CT发现患者有脑室扩大和沟回增宽。3.正电子发射成像提示患者额叶功能低下。三.神经生化方面异常1.多巴胺假说:中枢多巴胺功能亢进。2.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假说:中枢谷胺酸功能不足。3.5-羟色胺假说:中枢5-HT受体功能亢进。4.中枢去甲肾上腺素假说: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部分是由于中枢NE犒赏系统受损所致。第5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四.宫内感染与产伤:母孕期病毒感染,产科并发症多的新生儿,成年后易患精神分裂症。五.神经发育病因假说:从胚胎期开始,大脑发育过程不良。六.社会心理因素:生活事件(应激)病前个性特征:内向.、孤僻、敏感多疑、好幻想、分裂样人格。七.内分泌异常慢病毒感染第6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第三节临床表现一.感知觉障碍:幻听:评论性争论性命令性思维鸣响幻视幻嗅幻味机能性幻觉反射性幻觉感知综合障碍可给患者的思维、行为带来显著影响。二.思维障碍1.妄想: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嫉妒妄想、影响妄想、疑病妄想、钟情妄想、非血统妄想、夸大妄想、罪恶妄想等皆有可能出现,可为原发性,也可为继发性。.第7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精神分裂症妄想的特点:(1)内容离奇、逻辑荒谬、发生突然。(2)妄想涉及的范围有泛化趋势或具有特殊意义。(3)病人对妄想内容多不愿主动暴露。2.被动体验:精神与躯体活动自主性方面的障碍,丧失了自我支配感。康金斯基综合征3.思维形式障碍:思维散漫或思维破裂、语词新作、强制性思维、思维被夺或被插入、象征性思维、思维逻辑障碍、思维贫乏等。第8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三.情感障碍:情感反应迟钝或平淡情感淡漠情感倒错四.意志与行为障碍:1.意志减退2.意向倒错3.紧张综合征4.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五.自知力障碍:发病期一般自知力缺乏第9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六.早期症状:以性格改变和类神经官能症症状最常见。迟钝、冷淡,疏远躲避亲人并怀有敌意,少语、呆坐、无目的漫游、懒散、不守纪律、好幻想、失眠、头疼、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学习或工作能力下降、强迫状态等。可持续数周到一年。仔细作精神检查,可发现部分病人思维抓不住中心。部分以精神因素或生物学因素为诱因者,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开始可伴有意识障碍。第10页,共35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第四节临床类型
一.按临床现象学为基础划分(一).偏执型属常见类型,以相对稳定的妄想为主,伴有幻觉,尤其是听幻觉,情感、意志、行为障碍不突出。起病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