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为鉴定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和低血糖休克,最有效的试验是()。
A、血液PH值
B、血糖
C、血气分析
D、尿酮体
E、血液钾、钠、氯、二氧化碳结合力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原有胰岛素分泌不足,在诱因作用下血糖急骤上升,促进糖代谢紊乱加重;低血糖休克主要由低血糖引发,因此可以通过血糖检查鉴别。
2.患者男,28岁。近期出现厌食、低热、乏力体重下降和轻度贫血等全身症状,下腰痛和脊柱僵硬,有牵扯痛,早起出现下腰部僵硬,起床困难。检查时发现吸气时胸廓不能活动而只能靠膈肌呼吸。眼部发现急性葡萄膜炎,血沉增快、血清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血清IgA和IgM有轻度或中度增高。最可能的诊断是()。
A、IgA肾病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干燥综合征
D、强直性脊柱炎
E、巨球蛋白血症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独特:背部或腰骶疼痛;早晨起床是腰脊发僵,活动不利,称之晨僵。下腰痛和脊柱僵硬是最为常见的表现。胸廓扩张度减弱,随着病变向胸段脊柱发展,肋脊关节受累,此时出现胸痛,并有放射性肋间神经痛。因肋脊关节强直,在检查时可发现吸气时胸廓不能活动而只能靠膈肌呼吸。
3.霍乱弧菌微生物学检查首选()。
A、涂片革兰染色
B、悬滴法观察细菌动力
C、Sereny试验
D、血清凝集试验
E、霍乱红试验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霍乱弧菌在患者“米泔水”样便中,可呈头尾相接的“鱼群”样排列和“穿梭”样运动。悬滴法观察其运动特点是霍乱弧菌微生物学检查的首选方法。
4.“老核幼浆”可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巨幼细胞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E、再生障碍性贫血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要点是缺铁性贫血的骨髓象特征。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形态学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骨髓象显示细胞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尤其红系增生明显活跃(占30%以上),以中、晚、幼红为主。各阶段幼红细胞体积较小,胞浆量少,且核固缩似晚幼红细胞,表明胞浆发育落后于核,是典型的核浆发育不平衡(老核幼浆)特点。
5.不具有有丝分裂能力的细胞是()。
A、早幼红细胞
B、早幼粒细胞
C、中幼红细胞
D、中幼粒细胞
E、晚幼粒细胞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原粒、早幼粒、中幼粒都具有分裂能力,晚幼粒及以后各期丧失分裂能力。红细胞在原始红、早幼红和中幼红阶段都有分裂能力,晚幼红细胞阶段已丧失分裂能力。
6.关于卵磷脂小体的特点,错误的是()。
A、圆形
B、卵圆形
C、大小不均
D、折光性强
E、比血小板小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正常前列腺内卵磷脂小体几乎布满视野,圆形,其大小不等,多大于血小板,小于红细胞,折光性强。
7.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的糖尿病是()。
A、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B、2型糖尿病
C、胰岛素作用遗传缺陷所致糖尿病
D、特发性糖尿病
E、妊娠期糖尿病(GDM)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2型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素分泌障碍有关。
8.紫外线杀菌效果监测,常用的生物指示剂为()。
A、炭疽芽孢杆菌
B、嗜麦芽假单胞菌
C、蜡样芽孢杆菌
D、嗜热脂肪芽孢杆菌
E、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
正确答案:E
9.糖尿病患者欲了解近2周以来血糖的控制水平,首选的检测指标是()。
A、糖化白蛋白
B、葡萄糖耐量试验
C、尿糖
D、糖化血红蛋白
E、空腹血糖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血清白蛋白在高血糖的情况下会发生糖基化,由于白蛋白的半寿期比血红蛋白短,转换率快,约17~19天,故可通过测定糖化白蛋白水平来反映2~3周前的血糖控制情况。
10.诊断溶血性贫血最可靠的指标是()。
A、未结合胆红素增高
B、红细胞寿命缩短
C、尿胆原排泄增多
D、骨髓有红细胞增生
E、异性红细胞增多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的破坏速度增加,寿命缩短,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因此可以通过检测红细胞寿命来诊断。
11.食物过敏发生的机制为()。
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E、Ⅰ型或者Ⅳ型超敏反应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有青霉素过敏反应,药物引起的药疹,食物引起的过敏性胃肠炎,花粉或尘埃引起的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
12.关于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的评价,正确的是()。
A、直接镜检法——阳性率高
B、离心法——有助于识别细胞、管型等
C、定量尿沉渣计数板法——更符合标准化要求
D、染色法——阳性率低
E、偏振光显微镜检查——简便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包括直接镜检法、离心镜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