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试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肉毒梭菌的芽胞特点是()。
A、椭圆形,位于菌体顶端
B、椭圆形,位于菌体次极端
C、正圆形,位于菌体顶端
D、正圆形,位于菌体次级端
E、椭圆形,小于菌体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肉毒梭菌为革兰阳性粗短杆菌,有周身鞭毛,无荚膜,在20~25℃时形成椭圆形芽胞,位于菌体次极端,呈网球拍状。
2.患者男,32岁。黄疸,尿胆原试验强阳性,尿胆红素试验阴性,酸溶血试验阳性,应考虑()。
A、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
B、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C、急性黄疸型肝炎
D、慢性活动性肝炎
E、胆囊炎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PNH(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是一种获得性血细胞膜缺陷性疾病,主要受累的是红细胞,是常见的一种溶血性贫血。实验室检查:尿胆原、Ham试验等均阳性,而胆红素阴性。
3.诊断浆细胞白血病的界限为外周血中骨髓瘤细胞()。
A、大于5%
B、大于10%
C、大于15%
D、大于20%
E、大于25%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浆细胞白血病国内诊断标准如下:①呈现白血病的临床表现或骨髓瘤的临床表现;②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中,浆细胞≥20%,或绝对数≥2×109/L;③骨髓浆细胞增生,原始和幼稚浆细胞明显增多,伴形态异常。
4.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的底物是()。
A、邻苯二胺
B、鲁米诺
C、三联吡啶钌
D、镧系元素
E、磷酸酯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吖啶酯常用于直接标记发光;HRP标记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发光底物为鲁米诺;碱性磷酸酶标记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发光底物为AMPPD;三联吡啶钌用于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5.霍乱弧菌微生物学检查首选()。
A、涂片革兰染色
B、悬滴法观察细菌动力
C、Sereny试验
D、血清凝集试验
E、霍乱红试验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霍乱弧菌在患者“米泔水”样便中,可呈头尾相接的“鱼群”样排列和“穿梭”样运动。悬滴法观察其运动特点是霍乱弧菌微生物学检查的首选方法。
6.肾小管功能损伤时,尿中低分子量蛋白质排泄增加,以下不属于尿低分子量蛋白检测指标的是()。
A、α1-MG
B、RBP
C、AAG
D、β2-MG
E、THP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THP是由肾脏亨氏髓袢升支及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是肾特异性蛋白质。
7.ICSH建议用于全血细胞计数的抗凝剂是()。
A、EDTA盐
B、草酸盐
C、肝素
D、枸橼酸盐
E、分离胶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建议,血细胞计数用抗凝剂EDTA-K2的浓度为1.5~2.2mg可阻滞1ml血液凝固。
8.测定淀粉酶活性时,不会影响测定值的因素是()。
A、淀粉酶作用的底物
B、所采用的工具酶
C、Cl-和Br-等阴离子
D、Ca2+
E、肝素抗凝剂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酶的特性之一就是活性易受到其他物质的影响,如产物、底物或者是样品中的其他杂质(Cl-、Br-、Ca2+),都可能影响着酶的活性。
9.粒细胞减少症是指成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数低于()。
A、0.5×109/L
B、1.0×109/L
C、4.0×109/L
D、3.5×109/L
E、1.5×109/L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中性粒细胞是粒细胞的主要成分,当绝对值(成人)低于1.5×109/L、婴儿低于1.0×109/L时称粒细胞减少症;而严重减少甚至低于0.5×109/L时称粒细胞缺乏症。
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肝脏是脂肪酸β-氧化的主要器官
B、肝脏可合成VLDL
C、肝脏是利用酮体的主要器官
D、肝脏可将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
E、肝脏可生成HDL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肝脏与脂的关系。肝细胞具有丰富的酶,可以合成脂类物质及大量的蛋白质,因而是脂的重要器官。且肝脏是脂肪酸β-氧化的主要器官,肝脏可合成VLDL及HDL,可将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肝脏是生成酮体的器官,但不能使酮体进一步氧化分解,因此不能利用酮体。
11.关于改良Neubaure计数板的说法,错误的是()。
A、计数池两侧各有一条支持柱,将专用盖玻片覆盖其上可形成0.10mm高的计数池
B、每个计数池边长均为3mm
C、每个计数池分为9个大方格,每个大方格面积为1.0mm3,容积为0.1mm3
D、中央大方格被双线分为25个中方格
E、四角大方格用双线分为16个中方格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改良牛鲍计数板中央大方格用双线分成25个中方格,位于正中及四角的5个中方格是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区域,每个中方格用单线分为16个小方格。四角的4个大方格是白细胞计数区域,用单线划分为16个中方格。
12.有关前列腺液检查,不正确的说法是()。
A、前列腺炎时卵磷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