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重症医学科护理操作技术与风险防范修订考核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关于心肺复苏胸外按压的频率,正确的是()
A.60-80次/分
B.80-100次/分
C.100-120次/分
D.120-140次/分
答案:C。解析: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这个频率能够保证有效的血液循环,为心脏和大脑等重要器官提供足够的血液灌注。
2.以下哪种吸痰方式是正确的()
A.上下提插吸痰管进行吸痰
B.左右旋转上提吸痰管进行吸痰
C.持续吸痰15秒以上
D.吸痰前不必给予高浓度吸氧
答案:B。解析:吸痰时应左右旋转上提吸痰管,可更全面地清除气道内痰液。上下提插易损伤气道黏膜;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以免引起患者缺氧;吸痰前应给予高浓度吸氧,以防止吸痰过程中患者缺氧。
3.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后,敷料更换的时间间隔为()
A.1天
B.3天
C.7天
D.14天
答案:C。解析: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后,若使用透明敷料,应每7天更换一次,以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减少感染的发生。
4.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液的温度应保持在()
A.25-27℃
B.32-35℃
C.37-39℃
D.40-42℃
答案:B。解析: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液温度保持在32-35℃较为适宜,这个温度接近人体体温,可避免因温度过高或过低对气道黏膜造成损伤。
5.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发现患者口腔黏膜有溃疡,可选用的漱口液是()
A.生理盐水
B.复方硼砂溶液
C.1%-3%过氧化氢溶液
D.2%-3%硼酸溶液
答案:C。解析:1%-3%过氧化氢溶液有防腐、防臭作用,适用于口腔黏膜有溃疡、坏死组织者。生理盐水主要用于清洁口腔;复方硼砂溶液有轻度抑菌、除臭作用;2%-3%硼酸溶液为酸性防腐剂,有抑菌作用。
6.以下关于心电监护仪的使用,错误的是()
A.电极片应贴在清洁、干燥的皮肤上
B.导联线避免缠绕、扭曲
C.定期更换电极片
D.可将电极片贴在骨骼突出部位
答案:D。解析:电极片应贴在肌肉丰富、皮下脂肪少的部位,避免贴在骨骼突出部位,因为骨骼突出部位皮肤与电极片接触不良,会影响心电信号的采集。
7.患者使用约束带时,应多长时间观察一次局部血液循环情况()
A.15-30分钟
B.1-2小时
C.2-3小时
D.3-4小时
答案:A。解析:使用约束带时,应每15-30分钟观察一次局部血液循环情况,包括皮肤颜色、温度、感觉等,防止因约束过紧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8.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输血不良反应()
A.发热反应
B.过敏反应
C.血压升高
D.溶血反应
答案:C。解析:输血不良反应包括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等。血压升高一般不是输血直接导致的不良反应。
9.关于微量注射泵的使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随意调节注射速度
B.注射完毕后不必夹闭延长管
C.应定期检查注射泵的性能
D.药液剩余1/3时不必更换注射器
答案:C。解析:微量注射泵应按照医嘱准确调节注射速度,不能随意调节;注射完毕后应夹闭延长管,防止血液回流;药液剩余1/3时应及时更换注射器,以保证药物的持续输注;同时应定期检查注射泵的性能,确保其正常运行。
10.为患者进行鼻饲时,鼻饲液的温度应控制在()
A.28-30℃
B.32-34℃
C.38-40℃
D.42-44℃
答案:C。解析:鼻饲液温度应控制在38-40℃,温度过高易烫伤患者食管和胃黏膜,温度过低则可能引起患者胃肠道不适。
11.以下哪种情况需要立即停止洗胃()
A.患者感觉腹痛
B.洗出液澄清
C.洗出液量达到5000ml
D.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答案:A。解析:洗胃过程中若患者感觉腹痛,可能是洗胃操作导致胃穿孔等并发症,应立即停止洗胃。洗出液澄清可考虑停止洗胃,但不是立即停止的指征;洗出液量达到一定量也不是立即停止的绝对标准;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一般不是停止洗胃的原因。
12.气管插管的深度,成年男性一般为()
A.20-22cm
B.22-24cm
C.24-26cm
D.26-28cm
答案:B。解析:成年男性气管插管深度一般为22-24cm,这个深度可保证气管导管准确进入气管,避免过深或过浅。
13.以下关于无创通气的护理,错误的是()
A.选择合适的面罩
B.调节合适的压力
C.持续使用,中途不能间断
D.观察患者的呼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