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传染病与寄生虫病.pptx
文件大小:3.04 MB
总页数:129 页
更新时间:2025-07-02
总字数:约5.17千字
文档摘要

第二十章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第一节结核病;〔一〕病因及发病机制;2.传播途径:呼吸道及消化道,皮肤伤口

3.发病机制

致病性取决于:脂质、蛋白、多糖。

发生、开展取决于机体免疫力和变态反响的

强弱,以及感染的菌量及其毒力大小。

免疫反响和变态反响〔Ⅳ型〕常同时发生或

相伴出现。

;;〔1〕渗出为主的病变

发生条件:早期或抵抗力低下,菌量多,毒

力强或变态反响较强。

病变:浆液性炎或浆液纤维素性炎。

好发组织:肺、浆膜、滑膜、脑膜。

转归:吸收消散,或成为增生或变质为主的

病变。;〔2〕增生为主的病变;类上皮细胞

镜下郎罕巨细胞

淋巴细胞、少量成纤维细胞

典型的结节中央有干酪样坏死

;类上皮细胞:

梭形或多角形,胞浆丰富,染淡伊红色,境界不清,核呈圆或卵圆形,染色质较少,可见1-2个核仁。

朗格汉斯巨细胞:

体积大,胞浆丰富,核与类上皮细胞核相似,多核,核排列在胞浆周围呈花环状、马蹄形或密集在胞体一端。

;〔3〕坏死为主的病变;肉眼:淡黄色,均质细腻,质地较实,状似奶酪或豆腐渣。;右上方见大量粉红色,细颗粒状,

无结构干酪样坏死。周围被结核

性肉芽组织包绕。;〔三〕开展和结局;二、肺结核病;

;①原发综合征:肺的原发病灶、结核

性淋巴管炎、肺门淋巴结结核三者合称。;部位:通气较好的肺的上叶下部或

原发病灶:下叶上部近胸膜处,以右肺多见。

病变:直径1~1.5cm,灰黄色炎性实

变灶,中央可发生干酪样坏死。

结核性淋巴管炎:

肺门淋巴结结核:肺门淋巴结肿大,干酪样坏死。

;②X线:呈哑铃状。

2.结局

①自愈〔95%〕

小病灶―可吸收、纤维化

大病灶―纤维包裹和钙化

②播散;1〕支气管播散:少见,空洞、干酪样肺炎;;

示原发综合征扩大,并向纵隔及颈部淋巴结播散

;经肺静脉→全身粟粒性结核或肺外结核

经肺动脉→???粟粒性结核

;原发性肺结核血道播散〔大体,光镜〕;

;〔二〕继发性肺结核病;2.病变特点;3.临床类型;局灶型肺结核〔左,大体〕:右肺尖处有一境界清楚的类圆形灰白色病灶,浸润性改变不明显。

浸润型肺结核〔右,大体及光镜〕:大体示肺尖处有一境界不清楚的灰白色病灶,向周围组织浸润、扩散。镜下示中央处为干酪样坏死灶,周围肺泡内充满浆液、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2〕浸润型肺结核;临床特点:常有低热、疲乏、盗汗、咳嗽

和咯血等病症,X线锁骨下模糊的云絮状阴影。

结局:

痊愈

恶化:灶病扩大〔浸润进展〕、液化

急性空洞→支气管播散→干酪性肺炎

经久不愈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病变特点:肺内有一个或多个厚壁空

洞,并有新旧不一、类型不同的病灶,后期肺

广泛纤维化。

临床特点:病程长,时好时坏,可引起大

咯血、气胸、肠结核,后期可引起肺源性心脏

病,X线可见厚壁空洞。

结局:愈合、开放性愈合。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大体〕;病变特点:广泛的干酪样坏死和大量浆

液纤维素渗出。

临床特点:起病急剧,病情危重,中毒症

状明显。

结局:不及时治疗,可迅速死亡。;干酪性肺炎〔大体,光镜〕

肺肿大实变,切面呈黄色干酪样,伴多个急性空洞形成。;病特变点: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

清楚的球形干酪样坏死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