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临床基础复习题+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慢性马传染性贫血、马锥虫病及马媾疫等临床上表现的热型为。
A、稽留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
D、回归热
E、波状热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间歇热特点是发热期和无热期较有规律地相互交替间歇时间较短而且重复出现。常见于慢性马传染性贫血、马锥虫病及马媾疫等。
2.脓毒败血症的主要特点是()。
A、血液内出现化脓灶
B、体表有多发生性脓肿
C、病畜不断从鼻孔流出带血脓汁
D、血液中出现大量化脓菌及其毒素
正确答案:D
3.败血症是指病原体侵入血液后()。
A、大量繁殖,产生毒素
B、迅速通过,继续蔓延
C、迅速通过,定居新组织
D、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A
4.单纯性脱水是指以水分丧失为主而盐类丧失较少的一种现象,又称为()。
A、高渗性脱水
B、混合性脱水
C、低渗性脱水
D、等渗性脱水
正确答案:A
5.“绒毛心”是由于发生。
A、实质性心肌炎
B、纤维素性心包炎
C、间质性心肌炎
D、心肌脂肪变性
E、心内膜炎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绒毛心是当心包发生浆液—纤维素性心包炎时的一种病理变化。
6.结核杆菌引起的坏死眼观坏死组织灰黄色质较松软易碎这属于
A、凝固性坏死
B、蜡样坏死
C、干酪样坏死
D、液化性坏死
E、贫血性梗死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发生干酪样坏死时坏死灶外观呈灰白色或黄白色松软无结构似干酪样或豆腐渣样。镜检可见坏死组织的固有机构完全被破坏而消失融合成均质、红染的无定形结构。
7.动物疾病发展过程中从疾病出现最初症状到主要症状开始暴露的时期称为。
A、潜伏期
B、前驱期
C、临床经过期
D、转归期
E、频危期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从疾病出现最初症状到主要症状开始暴露这一期间称前驱期或先兆期。在这一阶段中机体的功能活动和反应性均有所改变一般只出现某些非特异性症状称为前驱症状。
8.动物专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是
A、安乃近
B、萘普生
C、阿斯匹林
D、氨基比林
E、氟尼新葡甲胺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氟尼新葡甲胺为新型动物专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具有镇痛、解热、抗炎和抗风湿作用是一种强效环氧酶抑制剂。ABCD均可用于人并非动物专用。
9.由于肝细胞损伤对胆红素的代谢障碍所引起的黄疸,称为()。
A、实质性黄疸
B、阻塞性黄疸
C、溶血性黄疸
D、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A
10.治疗绿脓杆菌首选药是
A、林可霉素
B、青霉素
C、四环素
D、多粘菌素
正确答案:D
11.构成血栓头部的主要成分是
A、淋巴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纤维蛋白
D、血小板
E、红细胞
正确答案:D
12.手术切除后不易复发的是。
A、癌
B、恶性肿瘤
C、良性肿瘤
D、肉瘤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良性肿瘤切除后很少复发对机体无严重影响。恶性肿瘤手术等治疗后经常复发除压迫阻塞局部外还可以破坏原发处和转移处的组织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甚至造成恶病质。
13.猪发生持续性腹泻可引起。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持续性腹泻造成碱性物质丢失过多引发代谢性酸中毒。
14.参与形成卫星现象的细胞为。
A、淋巴细胞
B、小胶质细胞
C、少突胶质细胞
D、浆细胞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小胶质细胞围绕神经细胞增生称为卫星现象。
15.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一般是。
A、浸润性生长
B、膨胀性生长
C、挤压性生长
D、外生性生长
E、内生性生长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浸润性生长主要是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由于这种方式破坏周围健康组织所以又称破坏性生长。特点是肿瘤细胞长入周围组织内瘤组织与周围组织交错并破坏周围组织同周围组织的界限不明
16.尸斑一般在动物死亡多长时间内出现。
A、1—2h
B、2—4h
C、3—6h
D、10—20h
E、24—48h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家畜死亡后全身肌肉僵直收缩心脏和血管也发生收缩将心脏和动脉系统内的血液驱入到静脉系统中并由于重力的关系血管内的血液逐渐向尸体下垂部位发生沉降一般反映在皮肤和内脏器官如肺、肾等的下部呈青紫色的淤血区称为坠积性淤血。尸体倒卧侧皮肤的坠积性淤血现象称为尸斑死后24h出现
17.脓毒败血症的主要特点是
A、血液内出现化脓菌
B、体表有多发性脓肿
C、血液中白细胞增多
D、病畜不断从鼻孔流出带血脓汁
E、血液中出现大量的化脓菌及其毒素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如果是化脓菌引起的败血症并继发引起全身性多发性小脓肿灶称为脓毒败血症。
18.急性肾功能不全时可出现。
A、蛋白尿
B、血红蛋白尿
C、肌红蛋白尿
D、管型尿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急性肾功能不全时尿液中可出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