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兽医临床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关于脂肪变性下列正确的是
A:眼观病变是颜色苍白,体积增大
B:是不可逆的变化
C:眼观病变是颜色暗红,体积增大
D:细胞内有多量脂肪滴
2.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
A:纤维瘤
B:肉瘤
C:母细胞瘤
D:癌
3.疾病的发展过程的共同规律是
A: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过程
B:机体的代偿过程
C: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过程
D:以上都是
4.在休克发展的微循环凝血期,其微循环的特点是
A:灌而不流
B:不灌不流
C:灌大于流
D:灌而少流
E:灌少于流
5.右心功能不全常引起
A:肾水肿
B:肝水肿
C:脑水肿
D:皮肤水肿
6.关于脂肪变性,下列正确的是()。
A:是不可逆的变化
B:眼观病变是颜色暗红,体积增大
C:细胞内有多量脂肪滴
D:眼观病变是颜色苍白,体积增大
7.肝脏淀粉样变时淀粉样物质主要沉积的部位是
A:窦状隙与狄氏腔之间的网状纤维上
B:汇管区
C:窦状隙
D:狄氏腔
8.单纯性脱水是指以水分丧失为主而盐类丧失较少的一种现象,又称为()。
A:高渗性脱水
B:等渗性脱水
C:低渗性脱水
D:混合性脱水
9.下列致病因素,属化学性致病因素的是()
A:病毒感染
B:高温
C:细菌感染
D:农药中毒
10.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细胞源性炎症介质的是()
A:白细胞三烯
B:血细胞活性胺
C:补体系统
D:前列腺素(PG)
11.联合应用两种药物,其总的作用大于各药单独作用的代数和,这种作用叫做
A:互补作用
B:协同作用
C:增强作用
D:相加作用
12.药物产生副作用主要是由于
A:机体对药物敏感性高
B: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
C:剂量过大
D:用药时间过长
13.下列因素中属于物理性致病因素的是
A:细菌
B:辐射
C:农药
D:病毒
14.一般疾病过程中决定着疾病发展的是
A:损伤与抗损伤的对比关系
B:外界致病因素
C:机体内部因素
D:以上都是
15.朗罕氏巨细胞属于。
A:多核巨噬细胞
B:单核巨噬细胞
C:类上皮细胞
D:浆细胞
16.“火腿脾”是
A:脂肪变性
B:颗粒变性
C:淀粉样变性
D:玻璃样变性
17.组织、器官因实质细胞体积增大而致整个组织器官体积增大的现象称为。
A:增生
B:肥大
C:化生
D:再生
18.内热性致热源不包括。
A:白细胞介素1IL-1
B:干扰素IFN
C:内毒素
D:肿瘤坏死因子TNF
19.某肉鸡场病死鸡剖检见营养状况良好,肝脏肿大颜色淡黄、油亮切面结构模糊有油腻感质脆如泥若将肝脏作冰冻切片证明该病变应采用。
A:普鲁蓝染色
B:PAS染色
C:刚果红染色
D:苏丹Ⅲ染色
20.构成肉芽组织的主要成分除毛细血管外还有。
A:肌细胞
B:成纤维细胞
C:纤维细胞
D:上皮细胞
21.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某些有形成分析出而形成固态物质的过程为()
A:栓塞
B:红色血栓
C:梗死
D:血栓形成
22.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初期尿量的变化是。
A:多尿
B:先少尿后多尿
C:少尿、无尿
D:基本不变
23.引起血液性缺氧的主要原因是。
A:血红蛋白变性
B:吸入空气中的氧分压降低
C:机体内呼吸障碍
D:动脉阻塞
24.布鲁氏菌病临床上表现的热型为
A:弛张热
B:回归热
C:间歇热
D:波状热
E:稽留热
25.药效学主要是研究
A:药物在体内的吸收
B:药物的临床疗效
C: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规律
D:药物在体内的变化及其规律
26.由于心脏或血管壁破裂而引起的出血为
A:破裂性出血
B:瘀血
C:血肿
D:渗出性出血
27.对酸碱平衡起主要调节作用的是()。
A:肝
B:肾
C:血液缓冲系统
D:心
28.中兽医辨证犬黄疸属于阳黄的主要特点是
A:不能转化为阴黄
B:病程短,虚象明显
C:病程长,常有发热
D:可视黏膜发黄,黄色鲜明
29.动物专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是
A:氟尼辛葡甲胺
B:安乃近
C:氨基比林
D:萘普生
E:阿斯匹林
30.给犬内服磺胺类药物时,同时使用NaHCO3的目的是
A:加快药物的吸收
B:增加抗菌作用
C:防止结晶尿的形成
D:加快药物的代谢
答案与解析
一、单选题答案
1.正确答案:(D)
2.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称为癌;纤维瘤是来源于纤维组织的良性肿瘤;肉瘤是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母细胞瘤是一类肿瘤的统称,有良恶性之分,并非专指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3.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疾病的发展过程的共同规律是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过程。机体受到致病因素作用后,会产生损伤与抗损伤反应,两者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贯穿于疾病发展的始终,是推动疾病发展的基本动力。机体的代